【历史背景】 延陵,作为常州历史上的第一个名称,具有永久的纪念意义。公元前547年,吴王余祭封其弟季札于延陵,从此常州就有了第一个地名。以延陵命名,是有深远的历史文化意蕴的。 【发展】 常州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底蕴深厚。公元前547年的春秋时期,建邑立邦,始称延陵。别名龙城,系春秋时期吴王寿梦的第四子季扎的封邑。秦置县。 西晋以后。向为郡、州、路、府治,城名多次更迭为毗陵、毗坛、晋陵、兰陵、常州、南兰陵、尝州、武进等。“常州”之名始于隋,此前称“郡”,此后至宋称“州”,元称“路”,明、清称“府”,均有辖县。 清雍正四年(1726)起,常州府辖武进、阳湖、无锡、金匮、宜兴、荆溪、江阴、靖江等8县。清末,城内尚有一府(常州府)两县(武进、阳湖)治所。 1912年废常州府,阳湖县并入武进县。解放初,常州专署辖常州市和无锡、江阴、武进、宜兴、溧阳、金坛6县; 1953年1月常州市定为省辖市,当年3月共辖6区; 1958年7月,镇江专区迁往常州,改称常州专区,常州属之。 【文化特色】 常州,别称“龙城”。自西晋起,常州一直是郡、州、府治所在地,素有三吴重镇、八邑名都之称。这里人杰地灵,人文荟萃,享有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之誉。“常州今文经学派”、“阳湖文派”、“常州词派”、“常州画派”和“孟河医派”饮誉全国。 民间工艺: 根雕、金坛刻纸、木梳、乱针绣、汉画砖刻屏、留青竹刻 风土民俗: 女回娘家歇六月 立夏时节尝三鲜 二月十二花朝节 二月初二龙抬头 冬至大如年 岁朝春与踏双忙 送灶与接灶 三尸神与掸檐尘 马和尚过江与惊蛰闻雷米似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