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RP不只是一个软件系统,而是一个集组织模型、企业规范和信息技术、实施方法为一体的综合管理应用体系;
2. ERP使得企业的管理核心从“在正确的时间制造和销售正确的产品”,转移到了“在最佳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企业的最大利润”,这种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应用范围也从制造企业扩展到了其他不同的行业;
3. ERP从满足动态监控,发展到了商务智能的引入,使得以往简单的事物处理系统,变成了真正具有智能化的管理控制系统;
4. 从软件结构而言,现在的ERP必须能够适应互联网,可以支持跨平台、多组织的应用,并和电子商务的应用具有广泛的数据、业务逻辑接口。
因此,我们今天说的ERP,通常是基于SAP公司在1990年以后的定义来说的。所谓ERP,就是通过信息技术等手段,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共享和协同,克服企业中的官僚制约,使得各业务流程无缝平滑地衔接,从而提高管理的效率和业务的精确度,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降低交易成本。
3.3 适宜“大批量生产”的JDE 3.3.1 简介:
J.D.Edwards公司于1977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丹福市创立,JDE系统是其提供的一套用于企业商务解决方案的软件产品。JDE系统的模块包含制造业、分销业、财务、人力资源管理,其中制造业部分由产品数据管理、厂房设备维修、车间控制、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等模块所组成;分销业部分由预测、需求计划、库存管理、销售定单处理、销售分析、采购定单处理、分销资源计划、仓库管理、电子数据交换(EDI)模块所组成;财务部分由总分类账和基础财务、财务模式、预算和分配、应收账、应付账、现金账、多国通货账、固定资产等模块组成。
JDE适用的服务器平台有:NT、OS/400、Unix、Digital VMS,适用的数据库平台是:IBM DB2、MS SQL Server、Oracle,支持的生产经营类型是:按定单装配、批量生产、按定单设计、合同生产、离散型、按定单制造、按库存生产、混合型生产、连续型、大批量生产。用户主要分布在汽车、化工、消费品、电器设备、电子、食品饮料、工业品、金属加工、制药业等行业。
3.3.2 点评:
JDE最早是适用于制造业的MRPII系统,后来发展成为适用于制造业、金融、分销、建筑、能源、化工、房地产及公用事业方面的商务软件。虽然JDE的用户遍及世界35个国家和地区,销售额也一直高居世界ERP软件供应商排名前五位,但JDE曾经一度被淡忘,因为它所采用的技术构架和编程技术没有多层客户机/服务器和面向对象编程那么热烈地被人们谈论。
JDE在系统稳定性和运行速度上有优异表现,特别适用于大量生产型的工业企业,而且实施总成本不高。JDE是完全基于IBM AS/400小型机开发的,在其他通用系统上的运行效果不理想。目前JDE也在向其他平台扩展。
3.4 实现“动态企业建模”的Baan 3.4.1 简介:
BAAN是一个为项目型、流程型以及离散型产业供应链提供ERP系统和咨询服务的公司。BAAN的软件家族产品支持企业一系列的业务过程,其中包括:制造、财务、分销、服务和维护业务。此外,BAAN公司还提供了Orgware——一套组织工具和软件工具,它能帮助企业减少实施时间和成本,并能帮助企业实现对系统的不断改进。BAAN ERP 适用的服务器平台是:NT、 OS/400、 Unix、 Windows 95/98、 IBM S390,适用的数据库平台是:IBM DB2、Informix、MS SQL Server、Oracle,支持的生产类型是按定单设计、复杂设计生产,用户主要分布在航空航天、汽车、化工、工业制造等行业。
4.2.2.3 企业的管理基础水平不能适应软件的需要
任何一种ERP软件都不是随用随灵的“万能药”,ERP的实施成功是需要条件的。从基础数据的准确与完备、各部门的协同默契程度,到业务人员、IT人员的素质水平,都会对ERP的应用效果产生影响。特别是国外ERP软件的管理起点较高,设计比较复杂,这就对企业的管理基础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2.2.4 规避途径:
1. 企业应清醒地认识到,IT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将伴随企业未来发展的全过程。在这个长期的过程中,企业要下力气练好“内功”,在适当的时机选择与企业管理水平相配套的产品。
2. 那种不从企业实际出发,认为ERP项目就要“一步到位”、“反正是50步与100步的问题”的想法是欠考虑的。随着IT技术的不断出新以及管理技术的持续演进,企业应有心理准备,即企业的ERP系统也必然会进行相应的“新陈代谢”。
4.2.2.5 用户化与二次开发的工作量太大,延误项目进程
企业要把一个通用型的ERP软件用到位,同时考虑到适合中国国情的因素,对国外ERP软件或多或少地会进行一些用户化甚至二次开发的工作。如果用户化或二次开发的工作一直不能结束,必将延误项目进程,导致软件开发公司与企业之间的相互抱怨,甚至造成合作破裂。
4.2.2.6 规避措施:
1. 企业一味地适应软件,或者软件一味地迁就企业,都是“短视”的做法。企业应该在业务流程优化与重组的基础上,利用软件手段把经过优化的流程确定下来,成为企业各部门自然而然遵守的工作处理规程与方法。
2. 寻求企业现状与国外ERP软件通用模式之间的“平衡点”是一个难度较高的工作,由于切身利益的关系,由企业或软件开发商来决定是否应该进行这样那样的用户化与二次开发的工作都是难有说服力的。应寻找既熟悉中国企业管理办法,又了解国外ERP软件设计思想的咨询公司的支持,避免企业陷入把软件“改了又改”甚至“改坏改死”的泥潭。
4.2.2.7 软件文档或资料没有汉化,企业人员学习与掌握起来难度大
国外的ERP软件的界面、文档以及其他的支持资料存在一个汉化的问题。有些国外ERP软件虽然界面是汉化的,但汉化的质量非常粗糙,令人不解其意。而且企业人员要掌握ERP软件的话,仅看界面是远远不够的,而有些国外ERP软件在文档和资料方面都是外文的,必然给企业人员的学习和掌握带来很多麻烦。
4.2.2.8 规避措施:
1. 在选择软件时,对文档汉化支持的数量与质量进行考察。
2. 项目范围内的企业IT人员与业务骨干最好有较强的外语阅读与理解能力。即便在有汉化支持的情况下,也能通过外文与中文的对比理解,来加强对软件的领悟,而且这样可学习的文档范围也会大大扩展。
3. ERP实施咨询顾问一般具有深入浅出地介绍软件应用的能力,而且形式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所以,在管理培训以及技术培训中由咨询顾问担当教员,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3 降低ERP项目实施中的风险
下面我们把第 4 节所述的ERP项目的风险和时代背景结合起来,把ERP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和解决思路总结成如下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