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再怎么大力整治低速电动四轮车,我始终认为,低速电动四轮车空下来的市场,也不会被新能源车取代。我能想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
首先,大力整治低速电动四轮车,并不是针对所有低速电动四轮车,主要整治的是那些不合规的。再者说了,大力整治的方式也有多种,可以是规范管理,并不一定就是一禁了之彻底不让用了。那些合规的,服从管理的低速电动四轮车,还可以继续用。大力整治多少肯定会影响低速电动四轮车的保有量,以及人们买这种车的积极性。最终到底能空下多少市场,还真的不得而知。
其次,新能源车要想取代低速电动车空下来的这部分市场,就要能够很好地弥补并满足人们的用车需求。而这点做起来并非易事,因为低速电动车有着新能源车无法取代的优势。一是价格便宜,二是用车成本也低,三是车型小巧玲珑,开车停车都很灵活方便。使用低速电动车的人群,收入普遍不高,往往最看重的就是便宜与实用,新能源车要做到这两点,真的很难。
第三,开新能源车同样需要驾照。当初选择低速电动车,相信大多数人是因为,低速电动车不要驾照才买的吧?如果现在低速电动车不让开,或者有驾照才能开,反正横竖都要考驾照,那么我考出驾照后,照样可以开低速电动车,甚至可以开燃油车,那为什么偏要开新能源车?从这个角度来说,即使整治低速电动车后,新能源车也不是唯一的替代品,新能源车想独自取代空下来的市场,几乎是不可能的!
另外,再怎么说,低速电动四轮车好歹也是用电驱动的,虽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新能源车,但起码也满足了一部分人的用车需求,为什么非要大力整治不可呢?
我认为,现在的汽车市场与整个汽车行业,不应该是一种车取代另一种车这种形态,而应该是多样化的兼容并包的形态,多种汽车类型并存,低速电动车,燃油车,新能源车,甚至是更先进的氢能源汽车,以满足不同收入层次人群对车的不同需求。不要把全部心思放在如何取代上,要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如何提高汽车质量上,当造出的车质量可靠,成本更低,用车体验更好时,还愁没有市场吗?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