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没有前途,车是重交付的,又不是买衣服鞋子
只有完备的供应链:主机厂、4s、二网、二手车商的渠道全打通,才有机会
所以单纯做电商,死的很快,你看大白汽车
面对互联网企业的进军,传统车企应该如何应对“生存危机”?
相较互联网新造车势力,传统车企在很多方面具有自己的优势,具体如下:
优势1:相对充足的资金 相较于目前大部分互联网造车企业需要靠融资维持整个公司的正常运转,传统车企在资金方面要充足的多,可以集中资金加快车型研发、制造,更快的将产品推向市场。
优势2:相对成熟的平台和产品 传统车企可借助现有成熟的平台和产品,来开发一款新能源车型,这样可以缩短研发周期,同时产品的成熟度和可靠性方面更高(如果是全新的开发一款新能源车型另当别论)而新势力造车为了快速将产品推向市场,大大缩短了产品研发周期,产品问题自然会更多。
优势3:成熟的零部件供应商配套体系,传统车企除了电池、电机等领域需要开拓新的供应商体系外,其它基本上可以沿用自己已有的成熟可靠零部件供应商体系,在零部件成本方面也更有优势,而互联网新造车势力需要开发整条全新的供应链体系。
优势4:传统车企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从研发、制造、物流、质量、材料、零部件等各方面积累了一套成熟的标准、流程和体系,而这恰恰是互联网造车企业所缺乏的,这些体系、流程和标准可以帮助传统车企更快的打造一款成熟可靠的产品。
优势5:自有工厂,目前大部分互联网造车企业实现造车方式有两种,收购已有造车资质车企后自建工厂,这种方式资金投入大,自建工厂周期长,制造环节质量可自己管控,只有极少数个别融资到位的互联网造车企业采用这种方式,而大部分互联网造车势力则另一种方式就是“代工”,代工可实现短期内产品迅速投放市场,但制造环节质量管控则无法完全掌控,交付难题则是短期内难以逾越的一道坎。
综上所述,当传统车企真正调转“船头”,集中精力研发新能源产品后,对互联网新造车势力而言则是致命性的打击,所以互联网新造车势力应更加应该“踏实”造车,专注产品,打造一款“精品”才能在将来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如果只专注“PPT”,最终只有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