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双碳背景确定了调整能源结构、发展低碳能源的必要性。氢能是公认的清洁能源,氢气热值是同质量化石燃料的 3-4 倍;通过燃料电池可实现综合转化效率达 90%以上。氢能源的后续主题性机会,值得长期跟踪。
2、今年下半年以来,氢能源板块不断传出利好政策,各地相关政策密集出炉。河北、北京先后披露了氢能产业的发展规划,其中北京计划培育10-15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链龙头企业,京津冀区域累计实现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1000亿元以上,减少碳排放200万吨。
3、氢能源对我国能源安全与独立自主的长期意义,氢能的应用场景包括交通运输、储能、工业、 建筑四大场景。氢燃料电池的应用是目前氢能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燃料电池有望对锂电池实现全面替代,故长期政策倾斜可期。
4、制氢呈现多元化发展格局,当下化石能源制氢仍为主流,可再生能源制氢为未来趋势。
2019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会有哪些调整?
关于2019年的新能源补贴政策调整网上众说纷纭,比如加强整车安全性的评价指标;增加电池容量衰减度检测以及放缓能量密度提升要求,还盛传取消地补,但还有15个省市地区明确表示会保留地方补贴。
实际上,明年的新能源补贴政策如何调整目前还不明朗,但有两点是肯定会调整的。
一、继续提升纯电动车的续航里程要求。一方面,历年来对续航里程的要求逐年增加,今年实行的补贴新政来看,对于续航里程300km以上的车型明显是有偏向性的,150km续航以下的车型补贴已经取消,而且对于300km续航一下的车型,补贴额度也大幅度下滑,这个趋势大概率的会延续到明显的补贴政策中去。
二、补贴额度下降。从近几年的补贴额度来看,整体视趋于下降的,今年的补贴政策中对300km以上车型的补贴额度有所增加,但随着补贴政策取消的大限越来越近,补贴额度的下降是大概率事件。也有可能采取类似的做法,将高补贴的标准提升到400km或者500km,但整体而言,补贴额度是会下降的。
至于是否增加电池容量衰减度指标、监督审查和取消地方补贴,目前的信息还不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