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市场情况分析
一、中国锂电池市场总体概况
总结来看,锂电池产业未来呈现出三个发展趋势:一是小容量锂电,下游需求主要来自消费类电子,包括平板和智能手机等;二是新能源汽车等大功率大容量动力锂电应用;三是新能源储能和电力调峰调频储能等各种储能电池应用。
锂电池广阔的下游应用前景,将带动锂电池材料的总体需求和结构变革,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市场将为锂电材料带来巨大需求。锂电池材料在产业链中属于技术含量较高、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因此,为顺应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方向,未来锂离子电池材料将预计有两个发展方向,在小型的便携式应用上,突出的是材料的高性能,尤其是高的能量密度,其对成本敏感度较低,强调使用时间长、轻薄体积小;另一个发展方向是低成本及安全性,主要是应用于由于材料使用量大而对成本十分敏感的大、中型应用领域。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尤其是乘用车动力电池中,锂离子电池材料将需要兼顾和平衡以上两个方向。
最后从全球锂离子电池供给格局来看,中日韩仍旧占据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的主要份额,2015年全球产量继续向中日韩集中。竞争格局则发展为:锂离子电池材料高端产品领域主要为国内少数企业与国外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技术含量低的产品领域的竞争则集中在国内较多企业之间,产能过剩带来激烈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利润空间。中国厂商未来仍将具备承接国际产业产能转移的机会,而具备完善产业链基础和高端材料技术储备的国内厂商将受益更多。随着锂电池应用领域的增长和变化,也将对锂离子电池材料的关键技术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全国锂电池行业涌现众多新进入者,但锂电池厂家需要多年的技术沉淀,新进入者的产能计划能否有效落实还很难判断,竞争者的增加最终对行业产能的影响可能不显着。锂电池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锂电池行业已经到了快速发展阶段,但一个公司进入锂电产业并做大做强需要若干年长时间培育,未来的锂电市场更可能集中到3-5家企业身上。
二、中国锂电池产品市场发展分析
1、动力锂离子电池市场发展分析
2017年中国动力锂电池产量为44.5GWh,同比增长44.5%。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渐落地,以及未来锂电池生产技术提升、成本下降、新能源汽车及配套设施的普及度提高等,未来3年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需求将保持增长。
图表:2015-2017年中国动力锂电池的产量(GWh)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
随着补贴政策逐步退坡和退出,双积分办法将形成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发展的市场化的长效发展机制。未来国内动力电池市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储能锂离子电池市场发展分析
储能电池发展潜力巨大,但由于成本、技术、政策等原因仍处于市场导入阶段,相对于动力电池增长滞后。2017年中国储能锂电池产量为3.48GWh,同比增长11.5%,未来随着技术逐渐成熟、成本的逐步下降,储能市场也将有望成为拉动锂电池消费的另一增长点。
(1)储能市场规模
2017中国储能产值55亿元,同比增长5.8%。2017年增长动力仍然来自家庭储能、电网储能及通信基站。国内通信基站储能受4G的大面积普及及2015年成立中国铁塔公司的影响,锂电池在通信领域的应用将持续保持上升态势。
图表:2015-2017年我国锂电储能产值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
(2)储能市场发展趋势
预计中国储能锂电池行业将进入成长期,未来5年复合增速将超过15%,市场潜力较大。
在日渐兴起的能源互联网中,由于可再生能源与分布式能源在大电网中的大量接入,结合微网与电动车的普及应用,储能技术将是协调这些应用的至关重要的一环,储能环节将成为整个能源互联网的关键节点;能源互联网的兴起将显著拉动储能的需求。
锂电池生产技术快速进步,使得锂电池产品成本下降,将提升储能锂电池产品相比其他储能技术的竞争力,锂电池在储能领域的市场渗透率逐渐提升,也将进一步推动应用市场规模相应增长。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锂电池行业专业分析请关注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18-2023年中国锂电池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