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农民身处农村,常年和土地打交道,四季以农作物为伴,种植的是五谷杂粮,盼望的是年年丰收。对这个问题,唯有国家高层和我们农民最了解实情,最有发言权。
近几年来,世界多地出现的粮食危机,已经引起国家高层的重视。保着十八亿亩种粮土地红线不被侵蚀突破,已列入相关法律法规,对城镇化建设和工业化发展占地下达严苛的禁令,公开说不;对中低产农田的投资改造力度在逐年加大;对农业科技投入也在年年增加;对极少数地区荒芜土地的监测已定位到地块,核查到农户,并采取了相应的处罚措施,农业的种粮面积在稳步增加。这是十分可喜的局面。
网上这几年来把“粮食危机”这个话题炒得
是提起来,放不下。土地的荒芜面积,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并不像某些专家予料的那么糟糕,像个别网民炒作的那么不容乐观。按我们农民身在黄土地上的所见所闻,在我们国家一时半会不会出现闹粮荒无饭吃的问题。杞人可忧天,没必要忧思过度。
粮食危机对我们暂时是个伪命题。农事受节令限制,农忙种地,农闲务工出外挣钱,在农村再正常不过了,妇女老人有家和土地存在,留守种田是家庭现实需要,和农民不愿种地了,完全是两码事,没必要添枝加叶过度解读。至今起码在多地还没有见到粮食成熟后,任由风刮雨淋,鸟吃虫食,霉烂在田间无人收获的事例。
还有人一直不厌其烦地炒作,XX地区土地大面积荒芜,良田成了草原,土地连年无人种植,颗粒无收等等,未免有点以偏概全,雾里看花。这些撂荒土地多半集中在收成偏低的丘陵山区或半山区,
低洼易涝农区,而且面积有限。在广大平原地区,驱车千里想找到撂荒的土地实属不易。
农民不种粮,等于失爹娘。农民被定格为庄稼人,那有不种粮的道理。作为我们农民,最亲近的是除了自己的家人,就剩下土地了。只要大部分农民种粮,再加上国家积极扶持农民种粮,担心粮食危机,是您想多了。
假如真的发生“粮食危机”农民何去何从?最简单的回答是,担心实在多余。现在每个农村家庭把多余的粮食出售后,普遍都存有足够余粮应急食用。最担心的应该是城里人,遇到粮食危机时,只要农民不挤兑,不过分囤粮谋利,由政府出面调剂余缺供求,城乡人民的生活都不会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