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座舱是相对传统座舱而言的。传统座舱一般是采用机械式仪表盘和内嵌式中控液晶屏,各个系统是相互独立的。智能座舱通过搭载智能化/网联化的车载设备或服务,比如数字化仪表、中控大屏、流媒体后视镜、抬头显示(HUD)、智能空调、智能氛围灯、语音&视觉交互等等,使得“人-车-路-云”之间的交互内容更加丰富,各系统信息充分融合;可以实现个性化定义,使驾驶人和乘车人有更佳的体验。图片图片来源:中科创达软件定义是近两年的热议话题。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发展,“软件定义汽车”也逐渐受到大家的重视。相比于传统“功能汽车”以动力传动和底盘系统为核心,智能汽车的功能更加多元化,其核心能力由灵活的软件定义,并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获得额外的赋能。大众汽车集团的CEO迪思在一年前曾提出:在不远的将来,汽车将成为一个软件产品,大众也将会成为一家软件驱动的公司。那么,在汽车的诸多子系统中,为什么说智能座舱系统会被率先软件定义呢?答案有三。首先,用户和车企都有需要。从需求上讲,智能座舱能集成更多信息或功能,让用户有更直接、更个性化的体验,能帮车企赢得更多客户。传统座舱中,主要的功能是机械按钮控制,信息显示是由机械表盘、简单小屏等负责,功能单一,信息碎片化,容易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而智能座舱可集成多类传感器的信息,能够融入更丰富的网络媒体服务,并且可以通过优化的界面统一布局,整体显示,多屏联动,语音和视觉智能交互,减少注意力分散,提升安全性;智能座舱更多使用电子科技设备,更有科技感,并且可以非常方便的根据用
汽车座舱即车内驾驶和乘坐空间。智能座舱是指配备了智能化和网联化的车载产品,从而可以与人、路、车本身进行智能交互的座舱,是人车关系从工具向伙伴演进的重要纽带和关键节点。智能座舱通过对数据的采集,上传到云端进行处理和计算,从而对资源进行最有效的适配,增加座舱内的安全性、娱乐性和实用性。 智能座舱未来形态是“智能移动空间”。在5G和车联网高度普及的前提下,汽车座舱将摆脱“驾驶”这一单一场景,逐渐进化成集“家居、娱乐、工作、社交”为一体的智能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