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汽车芯片还会缺。
据报道,全球第四大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集团首席执行官唐唯实(Carlos Tavares)在一场活动上发表意见称,“我不确定我了解所有的情况,但就我自己的观察而言,半导体危机将很容易延续至2022年。”
为应对芯片短缺,Stellantis集团正打算围绕所用的芯片进行新的决策,同时准备继续优先将芯片用于高利润车型。
梅赛德斯-奔驰的母公司——戴姆勒对此持有同样意见。它判断芯片短缺将对2021年下半年的汽车销售产生影响,与此同时芯片短缺的问题将会持续到2022年。不过,戴姆勒的CFO Harald Wilhelm也表示,到了2022年芯片短缺的严重性将会降低。
通用汽车、特斯拉、捷豹路虎、宝马、大众和中国合资车企一汽丰田与广汽丰田,预计即将或者已经受到芯片短缺的冲击。
“简化”可以应对“缺芯”
如果无法改变上游供货,不妨改变自己。减少ECU和MCU的用量是一条现实路径。这要求主机厂有车载算力芯片的设计能力,将域计算任务上收到车载算力中心进行。
传统车企的做法,是每一个独立的功能对应一个ECU。现在已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算力合并,但如果实施彻底的跨域计算,就要求部署大带宽的E-E架构和算力强大的主芯片。代价则是一旦主算力或者总线通讯出了问题,全车所有电子电气功能瘫痪,没有隔离机制。
这样的主芯片,代工厂是比较乐于做的,因为它的利润和手机Soc(系统级芯片)差不多。AI芯片情况也类似。一旦发现MCU供应出了问题,能够及时更改设计,把算力上收,同时改写软件。
这给主机厂的软件技术团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做到这一点的,只有特斯拉。这就是为什么特斯拉能在三季度爆产能,仿佛完全不受芯片供应短缺影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