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钰翊)消费需求放缓,整体经济下行,再加上新冠疫情的三重打击,2020年的中国汽车市场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国家这只“看得见的手”主动出击,响应行业呼吁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汽车消费、稳定行业发展的政策。在这些系列政策中,既有对皮卡、二手车市场的放宽,也有对燃油车市场的关注,当然,更多的依旧是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扶持与鼓励。
1、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免征购置税延长2年
3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将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2年。也就是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期限确定延长至2022年底,2020-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20%、30%。
新能源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迟2年,能否会促进国内新能源汽车消费呢?答案是肯定的。一方面,车企的生产成本在这两年内有所缓冲,另一方面,消费者也可享受一定的价格优惠。不过,利好政策归根结底是为了促进行业的发展,而不是为了养懒人、养懒企业,所以,想活下来的车企也要趁这两年时间精进研发、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2、针对二手车、皮卡的限制政策进一步放宽
4月9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二手车经销有关增值税政策的公告》,明确自2020年5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从事二手车经销的纳税人销售其收购的二手车,由原按照简易办法依3%征收率减按2%征收增值税,改为减按0.5%征收增值税。
3月24日,商务部办公厅等三部委发出《关于支持商贸流通企业复工营业的通知》,提出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其中“取消皮卡进城限制”赫然在列。2020年上半年,先后有重庆市、山西省、湖北省、宁波市、成都市、江苏省、南昌市等地区相继放开皮卡进城限制,逐渐形成皮卡解禁大潮。
国家通过释放利好政策,通过对二手车经销增值税的调整以及取消皮卡进程限制的号召,能够激起一波购车小高潮,也为汽车市场带来了更多信心,从侧面激活因疫情而低迷的车市。当然,利好政策的背后还需要陆续完善相应的程序规范,提高政策执行效率。
目前二手车买卖还存在一定的行业乱相,消费者购买前需提高警惕,而一部分地区的皮卡解禁并不意味着全国的解禁,消费者购买前一定要仔细了解当地政策。
3、工信部放宽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门槛
4月7日,工信部组织起草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修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的决定(征求意见稿)》,提出将进一步放宽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门槛,包括删除了申请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有关“设计开发能力”的要求,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停止生产的时间由12个月调整为24个月等等。
从不断的政策调整中可以看到,国家在推广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张上下足了功夫,此次进一步放宽准入门槛,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本入场,有效激发新能源汽车市场活力,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当然,门槛放宽了,后期的监管工作就必须更加严格的执行,这样才能确保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4、工信部发布三项电动车强制性国标
5月13日,工信部正式发布三项电动汽车强制性国家标准(以下简称:三项强标),包括GB 18384-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 30381-2020《电动汽车安全要求》和GB 38032-2020《电动客车安全要求》等三项,将于2021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
安全问题无小事。三项强标的发布进一步提高和优化了对国内电动汽车整车和动力电池产品的安全技术要求,例如对蓄电池安全的要求上增加了电池系统热扩散试验,并且对电动汽车增加了电池系统热事件报警信号等要求,更全面具体的提升新能源汽车安全水平,从长远看,对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5、国六排放关键指标新增半年过渡期
5月15日,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四部门联合发文,调整轻型汽车国六排放标准有关事项,对国五排量汽车的销售和注册登记增加6个月过渡期,并将国六排放标准颗粒物数量(PN限值)过渡期截止日期延长至2021年1月1日。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国六排放指标新增半年过渡期是相关部门考虑到实际情况,例如疫情对市场的冲击以及市场库存量较大等因素影响而做出的调整和让步。如果按照原计划实施标准升级,注定有一部分车企无法完全消化库存,进而引发价格战扰乱市场环境。不过,政策的放宽给了车企喘息的机会,也提醒了尾部的车企们:“赶紧技术升级吧!”
6、北京市向“无车家庭”新增2万个新能源购车指标
6月1日,北京市发布《关于一次性增发新能源小客车指标配置方案(征求意见稿)》,拟在今年8月一次性增发2万个新能源小客车指标,全部向“无车家庭”配置,具体配置办法总体上与政策优化方案中关于按家庭积分排序配置新能源小客车指标的方案保持一致。
此项政策的两大重点,一是新增2万个新能源购车指标,可以看做是一项拉动汽车消费、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利好措施;二是全部向“无车家庭”配置的分配方式,体现出北京的摇号政策正在向“家庭”倾斜,家庭总积分将作为摇号的中签倍率,“无车家庭”将拥有更高的中签机会。某种程度上看,北京的汽车限购限行政策正在向精细化转变,对普通消费者而言,摇号中签也会越来越困难。
7、“双积分”政策修订版正式发布
6月22日,工信部正式发布《关于修改〈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的决定》(以下简称“修订版政策”),明确了2021-2023年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并调整了新能源乘用车车型的积分算法,新增了引导传统乘用车节能的措施,同时对2019年和2020年的积分考核预留了调整空间。
至此,历时近一年、两度公开征求意见的修订版政策终于发布,新政策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将对汽车产业的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值得一提的是,修订版政策增加了引导传统乘用车节能的措施,并完善了新能源汽车积分灵活性措施,最大限度的引导企业加大节能技术研发投入,鼓励企业发挥节能减排优势。
8、非现场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异地处理全国全面实施
自今年5月1日,非现场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异地处理逐步在各省市地区展开试点,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根据修订后的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非现场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异地处理改革措施于6月30日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
随着新规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当事人可以在违法行为发生地处理,还可以自主选择在发生地以外的任意地方公安交管部门接受处理,大大方便了驾驶人处理异地交通违法,减少两地奔波的劳碌。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非现场违法都可以异地处理,例如调查过程需由发生地公安交管部门完成的违法行为,当事人不能异地处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