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疫情对工业的影响可能带来的变革是全方位的在疫情阶段国内汽车工业停摆超两月时间,对汽车领域产生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因为预计国内车市单月将会出现接近40%的下滑。但是面对疫情首先需要做的是以人为本,只有“战疫”全面获胜后才能开始复苏;在体制的优势以及超乎全球想象的号召力与动员力的影响下,中国以惊人的速度打胜了这一轮“战疫”,各个领域的行业变革从这一节点开始了!(本篇只讨论汽车领域)
时间差与完备的工业基础在其他领域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具备中国如此完善的工业基础,设计抗疫的几乎所有相关领域都有快复产供给国内外市场的实力。在公路、铁路、航运、航空各个运输领域也有完备的储备,作为制造业第一大国中国成为了现阶段的“全球超市”。可以说离开了中国制造会有很多国家停摆,而海外多国又从“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好事之徒变成了事件的亲历者。
疫情的全球蔓延造成了一些工业强国或经济强国的“封城”甚至“锁国”,在“战疫”阶段必然造成工业生产的停滞;而重点是海外诸多企业并不存在所谓的“带薪待工”,这对于工业领域会有链式反应程度的致命性打击。那么这些本就依赖中国制造的企业在失去了本土制造之后,这一可能很长的阶段势必造成经济倒退,而渡过了艰难“战疫”的中国工业在高效的反应中开始了复苏,全球需求的暴涨基本推动了中国工业的“跳级式”成长,其中则包括汽车工业。
在将将过去的第一季度后期,全球汽车市场的下滑与“确阳”数量几乎相同,比如意大利预计下滑85%、法国下滑72%、美国下滑40%,至于西班牙已经不好预估了。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截止目前共计有接近40家知名车企海外工厂停摆,其中包括大众汽车集团、宝马汽车、戴勒姆奔驰、菲克与PSA等。
现阶段的预测数据只能分析第二季度,基于现阶段走势预计海外汽车市场的全球销量必然会受到巨大冲击,细化到各个区域后的比例大致如下。
欧洲车市预计下滑≥14.0%
北美车市预计下滑≥15.3%
全球车市预计下滑>10.0%
这一数据看似只是很小单位的百分比,但综合产销量分析实际损失是巨大的。所以也才有欧汽协的表态,如果疫情仍旧无法得到控制的话,欧盟超1380万的汽车工业从业人员中的相当一部分要面对失业。这种情况似乎已经开始,链式反应会带着很多车企走向边缘。
汽车行业必然会因这一轮全球疫情出现变革,尤其是在汽车电动化成为欧亚等汽车工业强国扎堆的主要话题后,传统燃油动力汽车的上游即使出现振动也不会影响到国内汽车工业的稳定运行,那么未来的国产汽车加大力度冲击海外市场也几乎是必然的结果。自主品牌中的少数一线品牌,比如重汽一汽陕汽商用车,比亚迪商用车与乘用车,长城与吉利的乘用车在海外市场本就有多年的积累,在技术储备具备与一线老牌海外车企抗衡的实力后,加速打开海外市场有了“被动的”巨大推动力。
总结:不能否认疫情影响的是全人类,但基于行业分析与宏观分析也总能得出一些结论。海外部分传统工业强国的倒退正是国内工业发展的契机,虽然这样评价有些残忍,不过这会是中国制造从全球输出到被全球认可而提高定位的重要节点,甚至会影响世界格局以完成一统大业的引线,拭目以待吧。
编辑:天和Auto
内容:共享天和MCN头条号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保留版权保护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