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钢铁涨价两部分原因,其一是经济复苏需求强烈,其二是国内供给侧改革造成的部分产能下降。在双重作用下,形成了供需错位。
钢铁作为重要的工业生产原料,暴涨注定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我们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可以判断是利大还是弊大。
第一,一线的用钢铁企业的成本高企,做企业是一定要赚钱的,那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也就会涨价,最终传导到寻常百姓家,我们的收入不变,产品涨价,那我们的钱就不值钱了,消费能力也就下降了。而对成本上涨敏感,同时又不具备向下游传导涨价能力的行业,必然会受到利润的侵蚀,从而对业绩产生负面影响。
第二,初中我们就学过价格和市场的关系,价变引起量变那么最终就会抑制消费,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经济增长。
第三,由于目前涨价主要集中在上游资源品种,所以对上游钢铁、煤炭、铜铝等行业是直接利好。
所以,从最切乎我们生活相关的情况来看,还是弊大于利的。
大宗商品价格疯狂上涨给市场带来什么影响?
随着各国政府的持续放水,通胀预期逐渐增加,资产价格逐步上扬,随着核心优质资产的减少,大量货币开始涌向大宗商品,造成大宗商品的暴涨。从政府的角度来看,楼市已经不敢再让资金进入,大量资金进入股市是政府最想看到的,但资金不傻,不会轻易进去被割韭菜,于是各种商品开始轮番炒作,一开始是铜、铝为首,铁矿石、焦炭接力,石油、化工持续拉升,随着各类大宗商品逐步到了历史高位,大葱等对生活影响较小的商品也被纳入爆炒范围,随后豆、纸浆、鸡蛋等生活必需品也水涨船高。如此的期货价格,在未来两三个月内势必影响到居民日常生活,没房子住还好说,饭也吃不上必将造成社会动荡。政府目前的政策方向有两个选择,一是提高居民收入,大幅提升工资水平,抵消生活成本的提高。二是通过动用国家储备对大宗商品进行打压,例如去年玉米的大量拍卖。但储备有限,随着国家储备的耗尽,反弹将更加强劲。如今的对策,只有尽量提高各农产品的产量,对农产品进行补贴,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并合理引导各品种的种植规模,同时在期货远期合约上进行打压,进而影响近期价格,维持物价上涨在可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