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发汽车网发发汽车网发发汽车网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天津一汽和吉林一汽哪个规质量好

广告位,电脑和手机可分别设置,可放任何广告代码

天津一汽和吉林一汽哪个规质量好

一汽吉林是中国一汽的一个全资子公司,主要负责自主品牌的研发和生产,森雅R7就是一汽吉林生产的,16年出来的时候月均销量8000-9000。

中国汽车制造为什么不发达?

是大国,但不是强国自1953年汽车工业开始起步以来,经过40余年的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大国,1999年的产量接近180万辆,约占当年世界汽车总产量的1/30,被国际汽车制造商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汽车生产国之一。汽车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支柱产业的地位初步显现,尤其在上海、吉林、湖北、天津等汽车工业相对发达的省、市,汽车不仅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而且带动了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汽车业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然而,中国汽车业取得的这些成就丝毫不能掩盖它的虚弱。虽然1999年中国汽车产量接近180万辆,但其中真正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实在不多,而完全为中国人自主开发的更是太少。永远都做组装厂?以代表汽车工业发展水平的轿车为例,目前国内的9个定点生产厂家没有一家是完全依靠中国人自己的技术力量建立起来的,清一色为合资或合作。其中占领国内轿车市场近一半份额的上海大众,自1984年与德国大众合资以来,虽经引进和消化,但至今仍未完全形成整车开发能力,只是在国产化率上有所提高。不久前,国内有些媒体还对上海大众90%以上的国产化率颇感欣慰,从而对上海的汽车制造水平大加赞赏,说其制造技术已与世界同步等等。其实,这样的宣传并无多少实际意义,因为拥有生产能力与拥有技术开发能力完全是两码事。引进国外的生产线或是在外方指导下设计生产线,生产出国际水平的产品并非难事,这方面,巴西人也许比我们做得更好,但又如何?所以,即使上海大众的国产化率达到100%,也不能改变上海大众寄人篱下的局面。事实上,从上海大众16年来先后推出的三代桑车:普桑、桑塔纳2000型以及帕萨特来看,没有一款不是借助于德国人的技术开发出来的;况且无论更换什么车型,使用的都是人家的商标,所以只要上海大众没有资格“独立”,它就只能是德国大众的一个下游组装厂。同样,一汽大众、湖北神龙、天津夏利、北京吉普、广州本田、长安奥拓等无一不是移植国外厂商技术建立的。虽然天津汽车在80年代曾经孤独地扛了几年民族大旗,但随后便投靠到丰田门下。只有一汽的“红旗”也许是个例外,“红旗”轿车作为我国唯一拥有全部知识产权的民族品牌轿车,其在中国汽车工业中的地位自然举足轻重,但它的心脏――发动机技术却依赖国外,而且从外型上看,与“奥迪”实在没有太大的区别,也就是说,“红旗”至今尚未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而没有自己设计风格的产品在市场上是没有多少竞争力的。至于被上海市政府列为1998年一号工程同时也是国内目前最大的汽车合资项目的上海通用,尽管1999年4月正式投产时的国产化率已达40%,而且通用保证3年后别克的国产化率达到80%,此外,双方还共同出资成立了泛亚汽车技术中心,但要指望通用把最新技术转让给中国,实在有点不太现实。由于技术力量薄弱,缺乏自主开发能力,而国外厂商又不愿转让先进技术,中国的合资汽车企业只能产生一些在国际上不很先进甚至是淘汰的产品。据有关专家分析,目前,我国汽车产品整体水平落后于国外两至三代。这些产品,之所以能够占领国内市场,主要得益于关税的保护。如在国际市场上早属淘汰车型的“普桑”,1985年在中国市场推出,15年来,之所以能以高于国际市场50%~150%的价格畅销国内市场,就是因为有高关税阻挡进口车所形成的保护。随着1999年11月15日中美两国正式签署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协议,中国“入世”的日期已指日可待。而根据中美双方达成的协议,到2005年,中国汽车的进口关税将由目前的80%~100%降至25%,进口配额也将取消,届时国内汽车企业头顶上的保护伞将基本消失。这意味着,在未来5年内,如果中国的汽车企业仍未开发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就只好把国内市场拱手让给别人了。所以,摆在国内汽车企业面前最紧迫的任务应该是大力加强研究与开发,以尽快形成自主开发能力,避免被国外巨头吞并。然而国内汽车企业在这方面的表现却相当令人失望。无远虑,必有近忧不少企业热衷于搞合资或合作,希图通过引进、消化提升自主开发能力,但很少有几家从长远利益考虑,建立自己的研究开发体系。即使在与外方合资过程中,也不注意引进、消化对方的技术。不久前,国家机械工业局国产化鉴定工作专家组在对包括上海通用、广州本田等合资企业的整车与自制件的国产化鉴定中发现:绝大部分企业没有经中外方共同确认的技术引进资料目录清单,对方给什么资料就接受什么资料,不清楚技术转让涉及的技术资料是否到齐。如此以来,何以能真正提高国产化水平?另外一些企业,由于市场份额所限,迟迟收不回投资,哪里还支付得起产品开发的巨额费用?据统计,国内汽车企业去年用在科技开发上的费用不足5亿美元,不及年销售额的1%,而国际上的著名厂商的这一比例至少为3%,从绝对数额来看,通用、福特每年用于技术开发的费用甚至比我国轿车工业的龙头老大上海大众的年销售总额还多。这使得原本就在技术上落后国外一大截的中国汽车企业更加后劲乏力。更令人担忧的是,面对即将到来的生存威胁,国内汽车生产企业却显得并不那么关切。尽管不少企业的老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均谈到“入世”后可能面临的挑战,但到目前为止,仍未见到有多少企业采取实质性的因应措施,部分厂家甚至还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天真地以为凭借地主之利以及与国外合作伙伴的多年老关系,即使“入世”后,对方也不至于马上解除“婚约”,自己仍能偏安一隅。这真是一厢情愿!在日趋白热化的国际竞争中,从来就没有热情与温情的栖身之地。国际汽车诸强为了打入中国市场并站稳脚跟,与国内同行进行合作并暂时让出一定的利益,这完全是他的权宜之计。事实上,就在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与中国企业进行密切合作时,他们正在联合出笼一项旨在占领全球市场(当然包括中国市场)的PNGV(新一代汽车合作)计划,从这项计划的经济、技术目标来看,美国不仅要推出一代技术上全新的汽车,以在汽车市场中筑起一道真正意义上的高技术壁垒;而且要使新一代汽车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从而确保美国汽车工业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保持世界领先地位。这对长期以来坚持走引进、消化再创新之路的中国汽车业来说将构成极大的威胁。可以说,今天的中国汽车业已经到了生死关头,这种局面当然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汽车业沦为今天这般田地呢?

广告位,电脑和手机可分别设置,可放任何广告代码
海报 打赏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天津一汽和吉林一汽哪个规质量好》
文章链接: https://185885.com/qc/46616.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分享到
广告位,电脑和手机可分别设置,可放任何广告代码
广告位,电脑和手机可分别设置,可放任何广告代码

评论 抢沙发

新能源汽车网

最新新能源汽车信息、汽车零部件、汽车配件、新能源电池、电机等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