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众泰汽车《关于深圳证券交易所关注函回复的公告》姗姗来迟,在这份万字回应中,重点只讲了三件事情:铁牛集团卖房卖地才能还清承诺给众泰的补偿;2019年众泰遭遇巨亏;扶我起来,众泰汽车还能再走两步。
真的还能再走下去吗?3月16日,众泰汽车连发2条公告,分别为该公司副总裁邓晓明辞职,以及为经营困难、亏损严重的子公司江南汽车申请5.5亿元银行授信。这已是众泰汽车本月第二起高管离职事件。在此前的3月8日,众泰汽车副总裁陈静因个人原因向董事会递交了辞职报告。而在去年11月,副总裁杨建辞职。君子不立危墙之下,高管的纷纷离职,正是众泰汽车行将崩塌的危险前兆。
2019年预计60亿元-90亿元的巨额亏损,加之2019年前三季度流动负债高达134.33亿元,结合全年15.3万的总销量,到2019年底众泰汽车已经资不抵债。进入2020年,一场疫情的黑天鹅,很有可能成为压死众泰的最后一根稻草。
和众泰同病相怜的还有力帆,3月12日晚间,力帆股份同样连发2条公告。一条为2月产销快报,数据显示:2月力帆股份乘用车销售和生产情况均为零。另一条为《关于“16力帆02”公司债券第二次风险提示性公告》,公告显示:“16力帆02”公司债券到期日为2020年3月15日,到期全额兑付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今年1-2月,力帆乘用车累计产量为158辆,其中传统乘用车143辆,新能源汽车15辆,分别同比下降98.54%和95.38%;累计销量为70辆,其中传统乘用车55辆,新能源汽车15辆,分别同比下降99.47%和96.74%。力帆股份今年1月份的年度业绩报告显示,预计2019年净亏损49.81亿元。而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力帆实业负债总额178.63亿元,其中流动负债168.94亿元。
相对众泰和力帆,海马汽车似乎境遇要好一点。因为2月份,海马汽车虽然生产量是零,但是销量却有134辆,均来自海马8S的贡献。
2019年,海马汽车在狂甩344套房获利1.62亿,并通过关联交易剥离旗下亏损资产后终于实现扭亏,成功保住上市公司的“壳”。而今年,海马已经几乎已无房可卖,销售数量如果不能翻盘,代工业务如果不能增长,海马保壳的目标终将落空。
而被传第一个因疫情而倒下的江铃控股,被证实为乌龙事件。江铃并非是因为销量不济而停产,而是因为疫情影响而减薪。但是,这个正在积极准备复工复产的江铃控股同样面临的是销量大幅下滑窘境。
在2019年江铃控股混改之后,旗下两个品牌陆风和新势力爱驰。陆风汽车2月销量19辆,前两月销售合计258辆。
相对于末端车企的苦苦挣扎,车市寒冬加疫情黑天鹅复合打击之下,虽然泥沙俱下,但是,市场的马太效应再次发威。但凡市场形势不好的时候,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两极分化现象便会加剧。2020年初的中国汽车市场,更加强烈的佐证了这一定律。
2019年汽车销量排行榜前十的汽车集团共销售2329.4万辆,占总销量的90.4%,重点企业集团市场集中度首次突破90%。也就是说排名前十的汽车集团占有了市场90%的销量,其他的企业只能去瓜分剩下的10%的市场份额。
而到了2020年2月底,这个比例提升到了91.2%,高于上年同期2.1个百分点。消费者买车的意愿更加集中于排名前十的汽车集团所属品牌,而末端车企的日子将更加难熬。
相关专家表示,2019年全国汽车产销量2577万辆,而全国汽车总产能已有3500万辆左右,且仍有上千万辆产能处于规划或建设中。部分地方政府的盲目助推,使汽车行业产能过剩状况愈演愈烈。
不少地方都将政府参股作为吸引汽车项目的常规手段,有的地方政府还在车企陷入经营困境后通过国有企业或财政资金施以援手,最终可能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无论对整车企业还是上下游企业,疫情无疑大大加剧了洗牌的速度,淘汰赛将会愈演愈烈。现在,应该考虑的是落后产能如何妥善处置,而不是抱薪救火,即续命缕。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