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漫天都是车展的宣传,让很多人都错过了一个有关车市的重大国际新闻,那就是经历八年艰苦谈判后,全球最大的自贸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在11月15日正式签署。
可能有人会问RCEP对车市有什么影响?普通消费者会受益吗?
据了解,RCEP主要内容覆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技术合作、人员流动、电子商务与数据交换、中小微企业发展等,RCEP现有15个成员国,包括东盟10国与中日韩澳新,总人口、经济体量、贸易总额均占全球总量约30%。
以汽车产业为例,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汽车贸易规模稳步增长,已成为拉动我国外贸增长、平衡对外贸易、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动力。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9月,国内企业汽车出口9.9万辆,同比增长10.7%,中国的汽车出口版图逐步提速、扩大。
近年来,不少车企和零件供应商看准了东亚区域经济的活力和潜力,“走出去”布局更大的市场,以上汽集团、长城汽车为代表的自主整车企业在泰国等地投资建厂,而台资富士康母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已在越南北部的广宁省建设新工厂。
由于东南亚跟中国在地理位置上有天然的距离优势,PCER正式生效后各大厂家可以从中国以低关税采购大量电子零部件等,然后利用东南亚低廉的人工成本,在当地组装为产品后向全球出口,这对我国占领全球汽车、零件供应市场有利好趋势。
所以,RCEP的成功签署既能进一步打破企业投资和关税壁垒,促进区域内贸易,还有利于延长区域产业链,降低企业参与国际产业链分工的成本。
对汽车车市来说更有条例明确指出,中国对排量在2.5L-4.0L的东盟汽油车降低10%关税,排量超过2.5L的柴油车或半柴油车的进口关税同样降低10%。
因此,宏观角度而言,降低关税后更加利于中国汽车品牌节省零部件进口成本,为车辆优化提供了更大空间,可提升产品价格优势和整体竞争力。更重要的是,这也会促进我国整车和零部件的出口。
微观上看,而从整车进口的角度来说,更直观的影响是日韩进口车会更便宜。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即使不购买进口汽车,汽车进口零部件成本的降低,也会导致汽车价格的降低,无论是自主还是合资品牌的产品,其价格可能也会随之降低。
有业内人士认为,后疫情时期,中国供给优势带来的出口份额提升已经处于较高水平,以及RCEP的税率下调是渐进推进的,中长期利好更多,短期影响有限。相比之下,RCEP的战略意义大于对出口的促进。
对中国汽车企业而言,RCEP协定的达成,无疑是具有极其正面意义的。可以给中国车企的出海提供很好的综合保障,更加有利于车企本地化发展。【撰文?| 宋雨婷】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