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纯电动车还未成熟,从技术到市场存在许多问题,不会对燃油车市场有太大的影响,倒是现在经济增涨放缓,使用成本增高,对整个汽车市场影响非常大!
不用去⛽️,改为充电站
汽车行业再迎“巨震”,未来会迎来新能源车的高潮?国产将如何?
谢谢邀请!
最近发生什么大事,怎么就“巨震”了呢?还新能源高潮.....
先明确一点,新能源车是之后的趋势;但具体是走纯电动路线,还是混动、或者是燃料电池这类,目前还在探索阶段。只是电动发展的更快而已,但电动本身存在充电慢、能量存储密度低的问题。
国产电动车目前能够具备和国际一线车企抗衡的,只有比亚迪。其他的新能源车在技术储备和和造车能力方面都存在问题。最近吉利入股戴姆勒,并收购smart ,对于吉利的电动车和小型车发展有着非常大的提升,(参考之前收购沃尔沃带来吉利造车技术质的突变)。
如今国产电动车分为两大阵营:传统车企、新锐互联网造车势力,两大阵营;前者造车经验丰富,现金流储备雄厚,供应链优势明显。后者思维更开阔,敢于不拘泥旧法,突破现有规则。从长远来看,新锐造车势力面临的是资金、技术实力、供应链、以及市场。因为不像传统车企,有其他产品线提供较大的现金流反哺企业发展。而互联网造车势力,完全靠资本,资本耐心有限。就算是特斯拉,车型也是历经多代才成熟。
很有可能是新锐造车势力趟雷,传统车企看明白后大投入跟进。电动车的发展虽然迅速,但在充电速度和续航里程没有质变的时候,不易大面积替代燃油车。否则只会比现在城市拥堵更为严重。
以上供参考!
国产新能源会有一席之地。外界的狼(美国特斯拉,日本氢燃料)大规模进入之前,还是可以借国家的扶持抓紧发展起来的。
乘用车领域,可满足市内家用,跨省市使用,则需要做好充电站的建设。
物流商用车领域,微面和海狮类车型尚可满足需求,依维柯之类的大轻客及轻卡车型,实际续航能力多在180-200km,平时基本可用,冬季则掉电快,加上空调暖风的使用,实际续航是雪上加霜,惨不忍睹。
当前电动汽车两大顽疾还未解决:①电池能量密度不够,要么少电量续航不足,要么大电量背一堆电池在跑,能量转化效率低。此外电池衰减、电表虚点指示不准也会超出你的想象②安全性不足,电动汽车自燃、制动不良、抛锚比燃油车更普遍。
但是,就像蒸汽机、燃油机终将代替马车一样,困难是暂时的,前途是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