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疫情的影响力,对中国经济的打击很大,尤其是一季度,我国的经济增速为-6.8%,创下几十年来的新低。在此之间,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日本喊着撤出中国。比如美国,在中国疫情爆发时,其商务部长就表态说这次疫情有助于制造业回归美国,前不久美国经济顾问库德罗说要支付所有“搬家费”……
但是我们国家的企业并没有大迁移,在小编看来,未来我国出现制造业大迁移的可能性也不大。这不是某些国家喊“撤出中国”就能成功的,中国制造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
第一,全产业链。中国是联合国唯一一个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而且大多工业产业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第二,基础设施优势。中国具有完备的基础设施和优越的招商条件,全世界没有多少国家具备这样的条件,虽然美国、欧洲、日本也有,但它们各项生产成本贵,想要制造业回落谈何容易!
第三,市场。中国是拥有14亿人口的大城市,而且发展潜力巨大,除了那些在华混不好的部分企业肯搬,其它企业谁愿意放弃这么大的市场?毕竟资本是逐利的。
第四,劳动力优势:中国拥有数量庞大、素质较高、纪律严明的技术工人,而且中国人的勤奋是世界公认的。在全世界,很难找到一个国家同时拥有上述优势,因此我国的制造业不会发生大迁移。
如今疫情已经席卷海外,而我们国家已经很好的控制住疫情,正加紧复工复产,在这种情况下,制造业又怎么会大迁移呢!
正因如此,摩根士丹利前段时间曾分析称:这次危机会放慢产业链搬离中国,而非加快。
最近一些媒体发布消息称大量的海外企业将从中国撤资,美国、日本等国政府帮助企业支付相关费用,将产业进行转移,移出中国。那么如果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真的要将产业链移出中国,全球产业链将会重新组合,那么哪些国家可以承载?
首先,以美国、日本、欧洲等国为代表的国家可能会将一部分公司的总部、研发基地、全球展示中心等转移回本国,通过科技创新、制造业复兴等为本国经济和就业创造机会。但是因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本国内部劳动力成本高、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以及一些工会势力、寡头资本家等影响,大部分产业并不一定会转移回本土,回到本土的产业只会是少数,本土接受能力和容纳力较低。
其次,如果要进行转移,那么绝大部分产业会流动到一些劳动力价格低、对外开放程度高、已经具备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工业体系的国家,比如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老挝等国。以及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包括非洲的一些国家,他们可以去承担一部分在中国做得比较好的一些产品加工产业、制造业等。
再次,很多企业将会选择一些和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类似、在中国周边位置,受到中国辐射影响大的一些国家,也即我们俗称的第三国,这些国家的大部分工人来自中国,或者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地区的人口。因此会有大批量的产业链和产业布局会选择这样一些全球避税较好、劳动力密集、交通便利、公共服务设施较为完善、市场在逐步扩大、配套措施逐步跟上等的自由港地区。这里的劳动力不属于该地区,产品也主要进行出口,劳动力优势、土地优势、政策优势等会促成产业转移最为可能选择这些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