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身就是河南人。我觉得我可以回答。但我是女的,我只能说说我自己了。
家里妈妈就是省吃俭用,有什么好吃的都是我们先吃,自己都等到最后吃,或者不吃。记得,小时候难得的几次吃饺子,不管素的肉的,不懂事的我们好几次都是妈妈包着赶不上我和弟弟吃。最后,妈妈都是用包饺子的面,擀面条吃!妈妈基本上没有上理发店理过发,以前都是街坊邻居给理,现在都是我帮忙给理。冬天,有时都是在家拢个火洗澡。
可能大家会觉得我们家条件太差,我妈妈才这样的节俭。其实,爸爸妈妈给弟弟买的有房有车,现在又买的高层,妈妈也有添钱。她们自己也还有一、二十万的养老钱。
说完了老一辈,来说说我吧!嫁给老公他也是平常家庭。添了孩子后,经济就紧张了。当时老公没有事业,总说谁有能力出去赚钱谁去,我只能出去工作,他在家看孩子。那几年真的是难过。由于在家里婆婆太厉害,很是强势。我也不想和她争吵让别人看笑话。我就决定搬出来住,但刚开始,老公他不想出来,我就自己出来了。当时我有一万块,借了娘家四万。找了一个我姑姑认识的人先付了五万订了一套步梯的小产权的七楼。
家里的装修,就是最基本的水电,大白。能做的都是我自己做的,一车的瓷砖都是我自己下的。房子的防水也是我自己做的。由于做防水用工具不顺手,我是用手摱的,水泥地把手菈的都是口子,在胶水加水泥里一泡,伤口的肉是跳着疼。到现在我们安的还是试线时的灯。走电的工头还笑我说,这和点个蜡烛没啥区别。那时的我打了两份工,每天四点钟就起床。用我一个认识的人的话,就是完全当成男人使,当然收入也和他们差不多。
现在,老公也出来了。我们买了两辆大车,收入也还可以。老公也有别的业务可以做。但我也是不浪费,弟媳总笑话我只会买几百元的衣服,把老公打扮的太好了。但现在,老公要出去工作,好的衣服是必须的。孩子们也在县城上学,我也不想他们穿戴太落伍。弟媳说现在不舍得吃不舍得穿,马上就要老了。老了,更舍不得了。年轻的时候,心疼老公挣钱难。年老人,可怜孩子们负担大。所以,我就是苦命。
说了这么多,人上一百形形色色。那里什么都有,但我做为一个河南人,处在河南,身边的人大都是这样。她们隐忍;她们勤劳;她们节俭;她们相夫教子;她们奋发向上!
我老婆虽然不是河南的,但我对这个问题绝对有发言权。我亲弟弟弟老婆和一个堂弟都娶的河南媳妇!。我亲弟弟以前就是一个游手好闲的浪子,喜欢吃喜欢赌,喜欢打架,到30多了还光棍一个,家里人都以为他可能要娶老婆很难了,那一年他去义乌打工认识了他现在的河南媳妇,自此他发生了360度的转变,以前的坏习惯都改掉了,变得勤奋,节俭,顾家。他老婆比他小十几岁,长得很漂亮,非常能吃苦,为人处事人大气,有计划,真正标准的中国传统的贤妻良母,家里所有人都对她赞不绝口,现在他们一儿一女,刚修了房子,有点艰苦,但生活非常幸福。我那堂弟媳妇在我幺娘(堂弟母亲)口里也一说起就喜欢得不得很,为人处事也是让人赞不绝口,堂弟的小家庭也过得不错,白手起家,成都旁边的县城买了两套房,两个门店!有点后悔当初没认识个河南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