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对汽车市场的观察来看,家庭汽车需求由于受疫情的影响,会进一步扩大。理由有三:
第一,人们对出行方式对健康的影响会更加关注。而从这次疫情来看,乘坐私家车、单车等出行方式无遗是最安全的,就连骑自行车也没有私家车安全。
第二,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不少地方的城市和城乡公共交通体系全部停运。这就对路程较远的而又不得不出行的上班一族来说,私家车就成了出行的首选。没有私家车的就要想法购买私家车,所以也扩大了市场需求。
第三,受疫情防控影响,当前汽车消费市场受到较大冲击。国家为了进一步刺激汽车消费,必定会出台鼓励和刺激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所以说,也会刺激汽车市场增长。
疫情对各行业打击显而易见,但国内为了拉动经济,必然刺激消费,消费看什么,目前最好的就是汽车了!所以有机会!
受疫情影响,收入锐减,是否会大面积出现房贷、车贷断供的情况?
这样的情况一定是会发生的。只是这个真实的数据非国家相关单位,人们是无法得到其真实数据的。
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两个案例;
1.还是在去年10月份,我市政府工作的一同学给我电话,说他们单位有一个同事,要出手一套房产,房产是位于我们遵义新蒲新一个比较不借的楼盘。三年前买的。因房主手里有多套房产,现收入已无法玩转其房贷了。现几乎是以当初的购买价出售。
2. 我堂弟,在贵阳从事旅游运输,他有多台旅游大巴,疫情没发生时,月入不少于五万,现手上月5套房产。前几天打电话聊天,他的内心是焦虑的。他说他目前还有点存款支撑,但是如果疫情还拖几个月,他也难了。现虽国内已解封,但是对旅游的打击是巨大的。
这两位都是收入稳定,并且经济相当不错的群体,在疫情面前都如此煎熬,那大多数的农民工朋友的处境就可想而知了。
现我身处的东莞,出口型企业的订单也是极度萎缩,开工不足,放长假的比比皆是。
现在的情况年前接的订单多已做完,新订单却很少,再叠加国外的物料无法购进,情况非常不乐观。
试想,有多少家庭是在依靠打工的收入运转的?
所以,影响肯定是巨大的。这不用置疑。
疫情若持续,大面积断供不可敝勉。疫情刚开始,一些人还有些积蓄。能伸一两个月。但随着降薪潮,失业潮的到来。房货,车贷以难以维持。买房的人多半都有房贷,部份人还有车贷。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在疫情大环境下很多人不得已,只能断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