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带着技术,带着先进的电动车,制造理念,带着全世界领先的质量管控,来到中国。无论是降价还是涨价,这都对中国的新能源产业是一个巨大的提高机会。
中国的新能源车补贴政策,本意是对新能源汽车的一种促进。但文化属性原因,又被一些无良车企,变成了套取国家补贴的机会。对这种行为,应该启动追溯机制。让补贴来真正促进市场汇集民众。
推广新能源车,分两个步骤,一个是习惯的培养,一个是新能源车,从设计品质,使用成本等方面的不断提高。特斯拉是全世界最先进的电动车生产企业。中国是他在美国本土以外最大的市场。在中国建厂将对中国的电动车产业,产生巨大的提高机会。企业的每一次大的升级,改进提高,都是有强大的对手,来帮其完成的。用户会用钞票投票,适合市场的就活下去,不适合实诚的,就会被淘汰。
特斯拉会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鲶鱼”吗?
前两天刚在北京金港赛道试了特斯拉的Model3,现在这车还是纯进口售价在40多万,咨询了下如果后期在上海工厂开始生产销售,售价可以在35万左右。虽然可以让特斯拉定位逐步摆脱有钱人的电动玩具,但和国内主流的十万元电动汽车短时间还是不太构成直接竞争。
但随着电动汽车政府补贴逐步退出,特斯拉电动汽车在技术、性能等方面的优势就逐步显现出来,没有了补贴的国产电动汽车如果继续保持现状,很快就会被特斯拉的性价比超出。
国产电动汽车大部分都是在国内补贴的环境中应运而生的,其实主要就是为了赚取补贴,造成了国内电动汽车市场的虚假状况,国产电动汽车都是在燃油车的基础上改的电动汽车,底盘悬挂并没有变化,电动机、控制单元取代发动机的位置,电池组取代了油箱的位置,这样的好处就是省去了厂商大量的研发、测试成本,依靠补贴更容易赚钱。
但特斯拉是从头设计的电动汽车,底盘、动力系统、电池的布局完全按照最优化的方式进行布局设计,所以车辆的重心更低,操控稳定性更好,电池管理系统更先进兼顾续航和性能,四驱也是主流。而且model3的控制更集成化,通过大屏幕和方向盘上的拨轮可以完成几乎所有的设定工作,适应使用后还是非常方便,就有点你用传统按键电话和苹果手机之间的差异感。
其实放开了市场竞争对大家都有好处,也更能促进国内有进取心的汽车企业进步升级,倒逼体制改革,将更多实惠回馈给消费者,所以电动汽车不急用现在最好别买,电子产品降价快,更何况现在很多还不成熟,值得等等。
(1)特斯拉对中国汽车产业影响:
确实,特斯拉现阶段仍然处于“带动者”的角色,但是要说他能够起到“苹果”那样的效果,恐怕持续不了多久。首先,特斯拉的售价决定了它在中国并不是人人都买得起的新能源车。比如model 3这个最低端型号,就算量产了以后也需要30万人民币,这个已经超出目前国内一般汽车消费平均水准了。
其次是国内新能源车的主要销量其实是由比亚迪、吉利等占据的。他们拥有先置用户,基于用户的大数据进行的迭代也就更快。相比之下,特斯拉这方面做得可不够好。
再次,其实特斯拉的功能和做工,国内造车新势力基本上用相当于它1/3或者一半的价格就已经实现了,这种性价比差异,除非“信仰”极为坚固,否则是很难维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