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作为一款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最大优势在于从设计上突破了充电难的壁垒,220v家用电源即可充电。其纯电动续航里程达70公里,短途用电能满足消费者日常上下班代步使用;长途可以用混合动力模式,节能环保,且不用担心续航里程太短。而从价格来看,“秦”有两款车型,指导价分别为18.98万元、20.98万元。比亚迪方面表示,由于入围上海新能源车目录,“秦”可获免费上海牌照。另外,可申请中央补助为3.325万元,厂商则将先行垫付3万元的上海地方补贴,这意味着其在上海的实际售价为12.6-14.6万元。
如何看待比亚迪不再生产燃油车?
比亚迪不再生产燃油车,我认为是战略的选择,是一种正确的决定。近年来,全国多家汽车企业巨头纷纷发布停止生产燃油车的时间表,为了加速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比亚迪也在今日宣布不再生产燃油车。从各个方面来讲,我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比亚迪燃油车竞争力丧失,口碑效应不好,缺乏品牌的正面影响。
相对于其他汽车品牌来说,比亚迪一直走的是平民低价的路线,所以顾客自然而然地会给比亚迪套上“低端”的标签,另外其质量缺乏竞争力,燃油车获利能力较低,所以口碑效应不是很好,对于品牌缺乏正面的影响。转型新能源汽车,相当于一条“曲线救国”的方法,对于企业发展有正面影响。
二、大环境趋势导向,新能源汽车异军突起。
从大环境来看,各个国家都有着财税补贴、积分制度、油车限行等政策,再加上全球碳中和趋势的导向,汽车电动化已经成为了全球的趋势。在这种导向之下,新能源汽车异军突起,“去燃油化”成为了各个品牌首要考虑的任务,很多车企停止了燃油车的研发,生产更多的电动车,满足趋势和法规的要求。比亚迪早在十几年前就进行电动汽车的研发,是电动化的忠实拥护者。
三、集中精力研发新能源车,优势突出,塑造品牌效应。
从技术层面来说,比亚迪的燃油车相对其他车企巨头缺乏“尖端优势”,容易被市场淘汰,转型电车容易集中技术优势,形成新的合力,塑造新的竞争力。从品牌的角度,在全球的范围内,燃油车逐渐都在向着新能源汽车过渡,无论是政府,还是消费者,顺应了趋势的导向,对于品牌来说是一个加分的项目。
比亚迪不再生产燃油车,是战略的选择,是一种正确的决定。
比亚迪不再生产燃油车是一个非常正确的战略决策。2022年4月3日晚,比亚迪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公司自2022年3月停止燃油汽车的整车生产,比亚迪开始专攻新能源汽车领域,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电气化、电动化才是未来汽车发展的趋势。随着全球环境的日益恶化,对于污染物排放各个国家都出台了十分严格的规定,开始限制石油燃料的使用,随后国家开始鼓励使用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享受国家的补贴和政策上面的一些优惠措施,尤其是在限行和限号的城市中,新能源汽车基本上能够享受免车牌竞价摇号和限行。新能源汽车正在发展,未来会有非常大的发展前途,比亚迪选择顺应时代潮流,必将会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取得非凡的成就。
第二,比亚迪在燃油车方面并不具备较大优势,选择进军刚兴起的新能源汽车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比亚迪在燃油车我们心中都是一个平民的品牌,就数据来说去年比亚迪汽车销售燃油车仅为13.6万辆,事实上,比亚迪的燃油车已成其品牌和价值的拖累,如果不另寻出路也终究会被淘汰。现在国家有许多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生产新能源汽,而且现在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处于起步阶段,每个企业都有着非常大的机会和机遇,而且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优惠政策,使着新能源汽车拥有着非常大的市场。比亚迪可以借助这个机会进军新能源车市场,在新能源进行市场方面获得一定成就,是打响自己品牌的名字的好机会。
从成果上来说,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绩,根据专业统计数据,比亚迪在2022年1月取得新能源汽车月销量93263辆的亮眼成绩,毋庸置疑地成为当月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榜首企业。事实证明比亚迪决定不再生产燃油车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