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汽车下乡的本质汽车下乡是2009年实施的一项惠农政策,不过目的不仅在于惠农还有刺激汽车行业的成长,所以第一次提出则是在《汽车行业调整振兴规划》中。早期符合标准的补贴车型范围比较窄,仅限于排量1.3L以下的微型客车以及轻型载货汽车,用低速货车换购轻货补贴会再高一些。
在这一政策的刺激下农村汽车保有量确实实现了快速增长,而在这一期间也是全部范围内汽车销量猛增的阶段,涨幅可以参考下图。
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同时说明了即将饱和,在增长期汽车下乡一度被忽视也不在被提及,但在饱和之后车市呈现出了明显的下滑态势,在这一节点提出汽车下乡无非是想要以农村市场拉动消费;所以选择的范围也加大到了1.6L以下的乘用车,以及3.5吨以下的货车,反符合这些标准的车型均可以申请下乡补贴,申请的流程如下:
1、按照正常流程购买车辆,并拿到车辆的所有相关手续。
2、准备证件包括农村户口户籍本、身份证、专用存折,与机动车登记证书、购车发票以及行驶证原件。
3、持有这些证件后将材料递送至乡镇财政管理部门申请,材料逐级递交到县级财政部门进行审核,合格后会在将补贴打入专用存折。
完整的流程与车企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只要符合排量和吨位的标准所有的品牌都可以申请补贴;而且申请补贴必须完整购车流程,否则哪来的登记证书和行驶证呢?所以车企所谓的直补与真正汽车下乡概念完全不同,而是以下乡为幌子高价走车。
高调参与汽车下乡补贴的品牌不点名是哪几个,但这几个品牌公布参与补贴的车都有很大幅度的让利;以汽车下乡的名义提出几千或上万元的补贴实际没有直接优惠的幅度大,其次补贴中还要求以报废低速车辆置换,这些报废车即使是废铁走正规报废流程也能评估出一定的残值,这种所谓的直补显然是套路。
汽车下乡的本意是好的,不论是否有刺激消费的目的但只要选择这类车也实实在在的能申请;只是在选车阶段要注意一些,否则补贴完后可能会比城市户籍没补贴的消费者付出的代价还高。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