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想买,而是没钱买。再补贴也没有用。要买的,想买的,没有补贴也会买。
现在应该不是能不能买起车的问题了,而是能不能开的起车?随着社会的发展,物价越来越高,个人收入越来越低,超前消费已经让很多家庭负债累累,在拥有一辆车,可能比现有的负担增大一倍,而农民工的失业率越来越高,农村却没有发展的潜力,所以,就算政府部门有补贴,也要根据个人能力考虑长远利益!
汽车下乡政策十年后重启,你觉得会对车市有什么影响?
农村就剩老弱病残了,年轻的都基本去了城市,你卖给农村的谁?
汽车行业优胜劣汰是正常的市场经济行为,为什么非得用行政干预那个手?还非得让欧美承认自己市场经济地位?既然想扶持,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不收购置税,汽油降价,保险按欧美国家的标准来,还需要汽车下乡吗?过度消费或者管理跟不上,虚假的繁荣有多大的意义呢?
车企要如何抓住新一轮“汽车下乡”的机会?
紧跟党的号召,要清山绿水不要金山银山。
建议车企,实地调研,开发适合乡下适应的车型。
目前农村以中老年人为主,收入不高,日常消费能低。另外农村地区差异较大,道路基础设施不够好,所以对车辆的要求也区别很大。另外中老年人文化水平低,操作复杂,外文多,功能多的不实用。
目前农村集镇老年人多开的是低速电动三轮车,慢速,简单但是安全性能不高,舒适度不高。根据以上如果想让汽车下乡能撬开乡下市场,开发产品需要以下特征:
1.车型小巧适应环境力强,方便进出。
2.操作简单,结构简洁,外观漂亮,皮实耐用
3.新车价格低,日常使用费用低。
4.养护费用低。
5.方便上下车,各种扶手拉手够多。
目前国内的汽车公司开发的产品都是围绕能跑高速,舒适豪华为主,外观超炫,内饰豪华,功能齐全,科技先进,但这些并不适合当前的农村。,国家目前大力发展高铁,远途可以做高铁。
总结:汽车下乡机会就是给老百姓提供个代步工具。谁想的周到,市场就是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