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是什么车载产品委员会的简写,也是美国对电子产品强制认制认证的简称,分为ID、DOC、VOC三个类别。还可能需要e mark认证,希望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如有需要进一点咨询请百度我们即可~
美国已经禁止企业向华为出口零部件,这种打压华为对以后华为手机有何影响?从手机价格、系统、产品质量上
影响是有一点影响,但应该不是很大,因为现在美国企业正在全力的给华为发货,并且还在和美国政府谈判,还有华为已经囤了将近一年的货,而且听说紫光集团有可能会和华为合作
加拿大在华独资企业有什么优惠
2月21日,加拿大国际贸易部长艾民信告诉本报,世贸组织的裁决是朝着正确的方向采取的行动,将有助于加拿大的汽车零部件产业。
他是在世贸组织(WTO)裁定美国、欧盟和加拿大诉中国汽车零部件进口关税一案中国败诉后,在回复本报的邮件采访时做上述表示的。
最终的裁决结果将在3月份宣布,若仍维持原判,这将成为中国加入WTO后的首例败诉案件。随后的影响是,中国将终止引发争端的政策措施,否则WTO将会授权欧、美、加三方对中国开征报复性关税。
本报就此采访欧盟、美国、加拿大等相关当事方,欧盟、美国方面暂拒绝就此予以置评。加拿大国际贸易部长艾民信(DavidEmerson)则接受了本报专访。
艾民信表示,这个裁决将排除一个壁垒,使加拿大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有更好的机会,实现向类似中国这样迅速成长的市场出口的新战略。
汽车零部件进口争端,起因于中国将于今年7月开始实施的 《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2005年4月1日执行)中的一个关键条款,即进口零部件的价格总和达到该车型整车总价格的60%及以上,将视同整车进口,征收与进口整车相同的关税。目前,中国对进口零部件征收10%的关税,对整车进口征收25%的关税。
2006年2月,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波特曼(RobertPortman)发布调查报告称,如果中国政府不降低汽车零部件领域的壁垒,他将考虑在WTO对中国提起申诉。
就此,中国常驻WTO代表团大使孙振宇于2006年4月7日分别致函欧盟、美国驻WTO代表团大使,表示中国接受欧美就中国汽车零部件进口规定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磋商的请求。磋商过程中,中国主动将新规实施的时间推迟两年至2008年7月1日。
2006年9月,欧盟、美国、加拿大联名将中国诉至WTO法庭。
根据世贸组织的规定,此次初裁之后的60日内,应诉方可提出上诉,否则报告将由世贸组织总理事会表决通过。
据悉,目前对中国方面有利的上诉理由包括:入世7年来,中国遵守入世时的承诺将进口整车平均关税从80%降至25%,零部件平均关税从30%降至10%,并取消了进口车的配额和许可证制度,而对 “进口汽车零部件超过整车总价的60%征收大额关税”,也只是为了防止外国车企通过进口零部件组装整车来逃税。
但欧、美、加三方认为,中国对汽车零部件进口的关税政策,阻碍了汽车厂商在中国装配的汽车上采用进口零件,这种情况将促使汽车零件生产商将生产转移到中国,令美国、加拿大和欧盟的工人们丢掉工作。
艾民信则表示,在世贸规则下中国承诺对进口汽车零部件征收10%的关税,但实际上的税率一直高于10%,甚至有的已经基本等同于整车的关税,这使得加拿大汽车零部件在中国市场上的销售无利可图。
目前,欧盟每年有约30亿欧元的汽车零部件出口中国,欧盟方面认为,中国方面的规定削弱了欧盟制造商的竞争力,使他们在出口汽车零部件时不得不面对15%的额外关税,甚至迫使想避免高关税的欧盟汽车制造商不得不在中国采购汽车零部件,违背了世贸组织有关不允许强迫使用本地原料的规定。
中国汽车业内人士认为,表面上看,美国、欧盟、加拿大是在争取零配件上的关税优惠,更深层则是追求并加大零配件上的贸易权利。如果最终的裁决结果不变,长远来看有可能降低零配件、整车,尤其是豪华车企业在中国本地化生产和采购的积极性,并直接影响中国零配件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