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发汽车网发发汽车网发发汽车网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国产汽车发动机到底比韩国、日本差多少呢?

广告位,电脑和手机可分别设置,可放任何广告代码

国产汽车发动机到底比韩国、日本差多少呢?

可以说,韩国的发动机技术和日本的根本不在一个量级。

那么日本的发动机到底牛在哪里呢?

在2013年,英国的一家独立汽车机械故障保险公司公布了一项数据,在调查了36家发动机制造厂商之后,他们发现故障率最低的发动机制造商分别为本田和丰田,而奥迪、宝马以及大众则排到了倒数十名。虽然一项简单的数据不能说明日本的发动机怎么怎么样,但至少面对着德国百年汽车企业,在发动机的可靠性上日本丝毫不逊色于它们。

除了发动机的可靠性外,日本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也一直是被世界认可的,国家本身资源的匮乏不得不让他们提高效率。所以有的时候可能为了提高发动机1%的性能,但却会投入多达数亿元的研究经费,或许这就是日本汽车企业对于技术的一种偏执,不过这种偏执也令日本产品的价格逐渐升高。

那么国产发动机呢?其实,自主品牌的研发正处于初始阶段,对于发动机的研究则更是如此。汽车中的核心部件需要的不仅仅是几年的技术积累,它往往是一代又一代技术的传承,通过大量的数据才能有如今的可靠性能。所以,我们必须承认的是,虽然我们目前在研发上的投入很多,甚至已经有了自己自主研发的发动机,但仍与日本的发动机技术有着较大的差距。当然了,随着未来自主品牌的发展,发动机的技术一定会再上一个台阶。

韩国也是逆向起步,从上世纪70年代国家号召大力发展民族汽车工业起也一直都主要逆向日本三菱,以现代为首的韩企也一度搞过贴牌代工,现代集团真正意义上发动机的突破和进步来源于2002年起和三菱、克莱斯勒组建的发动机制造联盟,相当于小弟交学费跟着两个老大哥学习,虽然这个合作没多少年就终结了,但是韩国人还是学到了不少东西,到现在现代起亚的系列发动机主要技术都来源于当年的学习结果

还有个韩国双龙,双龙其实发展的并不好,但是柴油机做的还算不错,主要技术都来自于奔驰,柴油机很多零配件能找到和奔驰通用的影子,双龙现在用的汽油机貌似是外包的(这点不是很了解望指教)

想想就知道,一个并没有多久工业发展史的韩国能发展到现在这样的确不太可能是正向开发的结果,逆向起步、学习先进生产制造技术不丢人,永远只在模仿比葫芦画瓢而不善于自主思考、化为自己的知识才丢人,韩国人这一点做的还不错,中国汽车工业现在仍在蹒跚学步的期间,但是比之前的完全有一学一还是好了一些,个人蛮看好民企为代表的一票自主车企的未来,只不过短期内(5年、甚至8年10年)还当以追赶为主,因为毕竟汽车工业的发展不单单是主机厂剃头挑子一头热,还需要诸多相关零配件行业共同进步,比如变速箱配套企业,比如零部件的电控开发与设计企业,形成完整的市场体系,主机厂也不是神,不可能全线操心事事亲为

1.韩国发动机怎么样?中国企业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比上(欧美日老牌工业强国)不足,比下(中国)有余在我看来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很多,更多的还是相关行业全面开花,比如能不能建立起现代摩比斯、派沃泰一样的全球供应能力子公司,比如LG动力电池市场份额越来越高,但是也不能神化他们,中国车企可以先定一个小目标,比如汽车技术上学习欧美日,赶超韩国。

2.如今中国车企发动机和韩国十年前技术相比?大多国内主流车企(吉利、比亚迪、奇瑞、长安、广汽、上汽等)肯定要好于他们十年前。但这并不意味着中韩之间汽车工业差距就一定很小,具体量化不可考,更不一定十年内就一定能追赶上,因为你在发展别人同样不是原地踏步,只能说我对国内车企报以期望。其他的不好评价(陆风、众泰这种万年4G系列脑残粉在技术上不予置评)

广告位,电脑和手机可分别设置,可放任何广告代码
海报 打赏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国产汽车发动机到底比韩国、日本差多少呢?》
文章链接: https://185885.com/qc/54423.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分享到
广告位,电脑和手机可分别设置,可放任何广告代码
广告位,电脑和手机可分别设置,可放任何广告代码

评论 抢沙发

新能源汽车网

最新新能源汽车信息、汽车零部件、汽车配件、新能源电池、电机等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