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与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一同在东京首相官邸签署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协定将于明年生效。
如果协定生效,这一协定将开创世界上最大的开放经济区,涵盖6亿人口,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0%左右,占全球贸易总额的40%。自贸协定完全生效后,欧盟将取消对日本商品99%的关税,反过来日本将取消对欧盟商品94%的关税,没有取消的部分关税也大多有所下降。
欧盟对日本出口的一些颇受消费者欢迎的农产品,如猪肉、葡萄酒和奶酪将取消关税,牛肉的关税则将在15年内分阶段从38.5%降至9%。欧盟称,自贸协定将每年为欧盟出口商节约10亿欧元。
日本方面则预测称,自贸协定可为其GDP增加1%,即5万亿日元,并增加约29万个就业机会。双方还将分阶段或立即取消汽车等工业产品的关税。
2017年,日本是欧盟第六大商品贸易伙伴,排在美国、中国、瑞士、俄罗斯、土耳其之后。双边贸易额达1294亿欧元。欧盟商品出口额为604亿欧元。日本出口商品为688亿欧元。
2017年,日本实际GDP增长率为1.7%。2018年1月至3月出现负增长,在经济发展不确定的情况下,美国奉行单边主义贸易政策,对盟友也不放过,更让日本忧心忡忡。英国日本是美国最铁的盟友,大多数情况都是紧跟美国,对美国的战略意图揣摩至深,而这次都没有迁就美国。
英国没有按特朗普的硬脱欧方式,让特朗普很不满。而日本居然挑战美国的权威,直接与特朗普口称的“第一号敌人”欧盟签署贸易协定,我们可以确定:
1,美国的单边主义政策在世界没有同盟者,即便是盟国也渐行渐远。
2,之前盟友希望的美国最终会团结他们一致对付中俄的情况,美国没有预案。
当日本得到这个确定信息后,开始为自己谋划了。
2013年欧盟和日本就启动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谈判,日本为保护本国畜牧业农户和奶酪生产者,对欧洲的天然奶酪等征收高关税,而欧盟则警惕来自日本高质量的汽车。双方都对取消高关税持谨慎态度。特朗普的美国优先贸易政策促使日本和欧盟加速谈判。
日本与欧盟之所以能最终签署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是因为双方都具有相同的危机感。认为贸易战如果继续,以自由贸易为基础的全球经济或将遭受严重打击。
日本还在加紧促成不含美国的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尽早生效,以此增加应对美国贸易威胁的砝码。18日和19日,CPTPP 11国将在日本神奈川县箱根町召开首席谈判代表会议。CPTPP生效条件的是6个以上国家完成国内审批程序,日本将为其他国家提供相关支持,还将探讨增加参加国的措施。会上将确认团结一致推进自由贸易,以制约采取保护主义贸易政策的特朗普政府。
6月30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第5次部长级会间会在日本东京举行。东盟10国、我国、澳大利亚、印度、日本、韩国、新西兰等16方经贸部长或代表出席会议。《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是2012年由东盟发起,谈判历经六年。
成员国间相互开放市场、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若RCEP成功,将涵盖约35亿人口,GDP总和将达23万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1/3,所涵盖区域也将成为世界最大的自贸区。
日本也在极力促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尽快签署,并希望谈判团队努力在2018年年底前形成一揽子成果。
日本资源贫乏,靠出口贸易发展本国经济,在美国的压力下,日本与世界各大贸易体相继达成多年谈不成的贸易协定,也是意想不到的收获。请关注: 远方的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