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个问题要看是站在怎样的角度上去理解,如果作为买车时,关注的是德系品牌,恰恰是奔驰、奥迪,结合自己对奔驰与奥迪知识的了解,那奔驰出新车型,自然而然会联想到这是奔驰奥迪之间的一种竞争,但事实真是这样吗?如果当我们再深了解一些奔驰,也再深了解一些奥迪,也再深了解一些品牌车的历史发展,也许我们就会有一些新的理解,不在局限于这次出新车型是为了竞争。然而当我们继续阔宽一下我们的视野,会发现如果仅仅决策层是为了占领更多份额,去出更多新车型的话,必然将遵循万物守恒定律,有利有弊,影响的也不再仅仅这两个品牌。总之,关系是非常微妙的,我们可以再把思维再放大一下,会发现他们即使是竞争,也是很正常的,如同胞弟兄,这是成长中的乐事,成长途中不孤单。毕竟都是同出德系呀。如果我们能捋一下汽车的发展史会发现,正有了这些看似的竞争,汽车行业发展到现在才得以百花齐放,而这些在竞争中依然还强大的品牌们(也不仅仅局限在汽车品牌),都值得我们去用一颗敬畏的心去理性对待。
奔驰推出新车型,是完善自己的产品线,提升产品的竞争力,覆盖所有细分消费者,奥迪是能跟随
奔驰E级销量不断下滑,除了芯片短缺外,还有啥隐情?
众所周知,奔驰E级是北京奔驰系列级别最高的国产轿车,奔驰E级在汽车市场的地位几乎是不可撼动的,虽然有很多负面新闻存在,但似乎并没有对它的销量产生什么影响。这个说来也是很奇怪的事情,那么多的负面新闻不可能都是空穴来风,但是销量为何那么高?
奔驰E级的直接竞争对手是奥迪的A6L以及宝马5系,不过连续几个月,这台奔驰旗下的中大型轿车,在销量方面始终呈现下滑趋势,2021年9月一共卖出8000多台,无法达到去年一个月13899台的水准,远远落后于宝马5系,尽管比7月、8月的成绩好看了一些。
那么除了芯片短缺,影响奔驰E级销量下降的原因又有哪些?
按理说,奔驰E级“断轴门”的风波未过,它完全可以通过加量不加价、下调价格等讨喜的做法来为自己挽尊,改善其在消费者心中的负面形象,但是被宠坏了的奔驰显然并不屑于这样做,它照样我行我素,不走寻常路,反正不缺买单的人。
最大的争议点莫过于外观,现款奔驰E级,设计风格更接近现款奔驰S级,无论是立标还是大标版本,大灯和尾灯都进行了重新设计,说得好听一些,是变得更加年轻时尚,但更多人认为,新款E级已经看不到老款E级那股沉稳大气的气场,尤其是倒三角的尾灯,显得有些小家子气,三四十万的C级这么设计无可厚非,四五十万的E级这么设计,就有些差强人意。
至于发动机,现款E级全系都采用2.0T涡轮增压发动机,分为高低功率版本,同时取消了1.5T+48V的4缸发动机,北京奔驰这次对动力的改款主要是给入门车型换装了一台低功率的2.0T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而之前采用的1.5T+48V轻混的动力总成不在E级上继续服役了。
而在中大型轿车投诉榜单中,奔驰E级排名靠前,其中投诉率较高的问题包括轮胎爆裂、发动机异响,发动机正时链条及齿轮故障、转向系统异响等问题。
这几年,随着销量的节节攀升,奔驰也开始在国内摆起了架子,问题一个接着一个,维权的一群又一群,例如大规模断轴、断减震器、召回率高居国内榜首等等问题,还被央视点名要求尊重消费者。但奔驰呢?似乎根本没把这些当回事,就是不为所动,将不尊重消费者的轻蔑全部写在了脸上。
总结
从车的层面来说,奔驰E级用着还算不错,颜值、动力、内饰、舒适性都比较满意,但是车子的质量确实没有预期的好,异响、噪音比较明显,做工也比较一般,大家之所以能够选择原谅和忽视奔驰的负面消息,主要是因为奔驰品牌形象带来的高附加值,是促使大家愿意为其买单的重要因素,其次奔驰E级相比于竞品,最大的优势还是在于外观和气场,包括内饰的豪华感,并不在于开起来的感受(其实胎噪过大,底盘偏硬,并不如5系),外观和气场削弱了,自身的优势便不再明显,销量下滑也在所难免,不知道各位对于这台车,是否还有不同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