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完全有可能超越上海,只是时间问题!
上海的经济内生动力不足上海每一年富人固定投资比深圳高出一倍,但是经济增速却远远落后于深圳,上海的经济是靠投资拉动的,而深圳的经济是民营企业拉动起来的。两座城市的经济结构不同,决定了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悬殊。
对政府的投资过度依赖,这是上海的硬伤,上海的成长很少依赖市场,较多是依赖国家的倾斜扶持,或者靠行政力量的垄断经营。这是一种非良性和健康的经济发展模式!
相对于上海,深圳的企业更多是从草根阶层发展起来的,事实证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产业,往往可以产生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例如华为、腾讯、大疆创新、比亚迪、万科、恒大、平安、创维、TCL、康佳等企业,都是在深圳崛起的。其次,深圳企业竞争力,不仅体现在那些优秀的知名大企业身上,更体现在无数有竞争力的小企业身上,作为民营企业的集大成者,深圳是创业和创新的天堂,自古以来,“山寨企业”就比“庙堂企业”更具有活力和创新。
市场环境与法治环境深圳的崛起得益于香港的资金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在国家给上海和深圳的形象定位中,金融中心是唯一重叠的,虽然上海成为我国最大的金融中心,外表上看,已经抢占先机,但是有名无实,首先国有四大行的总部在北京,不在上海,同时,建设金融中心并非行政力量的堆砌,而是制度建设和市场主导,深圳目前的法治环境比上海好得多,目前现金交易、企业之间的交易最频繁的城市不在上海,而是在深圳,上海缺乏只只有的市场环境和优良的与国际接轨的法治环境,很那成为一个高效的金融中心。这一点,在深圳却做到了。
总结:在未来,深圳经济是否能够超过上海,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上海要弥补市场化的缺点,调整自身的经济结构,给予民营企业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才能使上海重新获得活力,才能将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深圳上海在PK,深圳势必超上海。
上海本是老基地,缺少创业新人才。
民营外资企业少,经济活力差一截。
深圳发展活力足,四面八方聚人来。
创业创新势头强,十人有一当总裁。
港澳深珠融一体,大湾必将拨头彩。
贵港、柳州和南宁,这三个广西内核城市,未来发展成3个都市圈的概率如何?
独木难支,三个城市都没有引领广西发展的经济实力,就目前广西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而言,除了辽宁省,在沿海地区算是倒数第二,广西区政府向借助北部湾经济开发区、大西南出海新通道这个概念自立门户,重点发展南宁,将区内资源优先发展南宁,造成区内发展失衡。除了柳州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其他城市发展后劲不足,随着近些来国家整体发展后劲不足,广西发展瓶颈进一步凸显,如果向推动广西进一步发展,还是要向广东等一些发达地区靠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承接产业转移,充实经济基础,一昧依赖发地产纵究是死路一条。。。
笑死人了,贵港真不自量力也敢与南宁柳州比,起码落后一百年,不信你问问,全中国十三亿人至少有十二亿人没听说有个叫贵港的。早几年我路过贵港感觉到城区交通十分落后,说出来难以让人相信,交通工具几乎全是用人力脚踏三轮车代替公共汽车。
买大亚湾的房子怎么样?有升值空间吗?
去看了惠州大亚湾的房子,房子都不错!有人买了10年都没有装修,有人用10年前的价格出卖,有人继续在买新房……
深圳人如果买大亚湾的房子,想来回跑上班,最快的速度是坐高铁:从深圳下班后,深圳北站上车,到惠州南站下车坐公交。想想看,您在深圳北站附近上班?如果不,您需要先坐地铁过去吧?先别说地铁是怎么拥挤,去看看深圳北站的人流吧……如果有1000人选择这样的方式应该还可以承受,如果有10000人选择这样出行,你觉得那个高铁站能承受得了吗?大亚湾的公交线路能承受得了吗?大亚湾的房子应该不至装下10000人吧?
改成开车出行方式:先不说堵车,单是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加每天80元以上的费用,有几个人能不疯狂?还有停车费,染油费支出吧?如果这条线路上再增加5000台车,感觉3个小时也到不了深圳了(福田南山附近)!
如果选择坐公交:过程是地铁倒地铁到“双龙”站,然后坐公交;然后再倒公交回家。结果是直接坐晕了!
这三个办法都试过了,所以,还没有在大亚湾最后买房子!
是否存在第四种交通方式?如果有,大亚湾的房子绝对可以买!如果没有,还是小心为上:想想你买这里的房子做什么?
惠州二手房限贷;新房三年不得出售;深圳东进什么的,还有轻轨地铁什么的都在纸上画着,什么时候画完了,什么时候批准了,什么时候开始建设它们?到哪个时候:房子都老了,你还没老吗……
肯定升值,且空间大。
一,我有种预感,深圳有一天会把大亚湾抱过来放进怀里,不知道会不会变成现实,反正就是感觉,现在很多深圳人去大亚湾买房了。
二,目前来说,相对于深市区,大亚湾的房价低得多了,所以说,大亚湾的房子未来肯定会升值,而且上涨的空间可能很大,值得买。
三,珠江三角洲未来就是一个连成片的超级大城市,深圳就是其中的龙头,大亚湾的位置就是龙眼,太重要了,还有核电站清洁能源。
总之,大亚湾的前途无量,大亚湾的房价看涨,还有大的升值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