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唐EV600预计会在年末上市,广州车展已经展出实车、预售价也已经公布,这台车已经距离不远了。
而EV600的代号与其他厂商相同,为等速续航测试法的结果。
电动汽车测试续航的方法有两种,一种就是所谓的60km/h的等速测试得出最好的成绩,这个数值有一定参考价值因为大部分情况下用车还是在低速城市路段,驾驶风格偏保守的话是可以实现等速续航能力的。
对于驾驶风格偏暴力的车主来说,续航能力应该参考NEDC综合工况测试法的真实成绩,所谓NEDC是包括四个城市巡航+一个郊区巡航的总和,用车环境接近真实车主用车环境,测试成绩具备参考价值;其次EPA测试法价值更高,测试工况包括市区、高速、激烈驾驶、选用空调。
国内测试法以NEDC为主要标准进行循环测试,测试值会略高于EPA的数据,对于一般厂商来说工况法测试会有些出入,不过比亚迪毕竟是行业巨头所以里程还是要真实一些的,早期测试过的E6实际续航能力要比工况法多一些。
唐EV600的工况法测试成绩为500KM,电池组容量为82.8kwh的镍钴锰酸锂电池,匹配的电机是自主研发的永磁同步电机,前后双电最大功率均为180kw,峰值扭矩达到760牛米;电池组模组密度达到161wh/KG,实际要比蔚来ES8要高出26wh/KG、容量也要多出12.8kwh,同样作为高价EV貌似还是更有诚意的,旗舰版预售价在36万,入门级车型预计会在26万左右起售。
不过双电版的续航里程在暴力驾驶的状态下会小一些,如果以4.4s破百的性能持续驾驶,这台车仍旧会出现【充电两小时、狂飙五分钟】的情况,不过这和燃油车飙性能是一样的,无非从快速消耗燃油到消耗电,某些性能燃油跑车也是这种状态。后期预计会推出单电版,性能会有一定的缩减但续航里程也会略高一些。
唐EV600目前还算是中端EV-SUV的标杆,不过是否值得入手还是要自己斟酌,这个价格个人更偏向DM版本。
唐EV600目前已经可以通过网络预订的方式领取一个排队提车的ID号码,考虑到补贴问题,最早明年一季度就应该陆续交车。
目前国内品牌命名方式一直走歪路,唐ev600也是基于这种不良风气的命名产物,600指的是等速60公里情况下的续航里程为600公里,基本上不具备参考性,实际唐ev600的工信部综合续航为500公里,作为定位中型SUV的纯电动车型,82度电能够达到500公里的综合续航已经非常不错了,可以参考一下奔驰ECQ就知道唐ev技术是如何领先国外品牌。
更多关于唐EV的信息可以关注我的文章,会实时更新关于唐ev的消息的。
更高颜值的全新比亚迪唐,能够缓解销量尴尬吗?
谢谢邀请,全新一代比亚迪唐,有两个版本,一个是燃油版,一个是插电混动版,目前都没有上市。我们简称叫做唐二代吧,新款唐二代从颜值上来说确实是今非昔比了。从新的设计团队的到来,比亚迪的车子确实让人有了新的印象,王朝系列的龙脸家族式造型也确实很有冲击力,但是仅靠颜值怕还是不能糊弄得了消费者。
不过鉴于比亚迪近年来推出的车,品质上也有了不小的提升,在同级车型里算是成绩比较靠前的,动力方面燃油版本属于业界平均水平,新能源车型动力上属于行业领先水平;所以,在颜值、品质、动力上都有相当竞争力的情况下,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看价格了。
唐二代燃油版,预计会在12万元起售,顶配版本也最多16万冒头。这是我估计的价格,因为还要和混动版本拉开一定的距离,让消费者选择方向更清晰。燃油版的售价在这个价格区间的话,配合比亚迪2.0T动力加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在加上不错的做工和同级相比更加丰富的配置,唐二代应该会成为这个价格区间SUV车型里的一枚重磅炸弹。
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个人也谈点看法,还是那句话,不喜勿喷。
首先,比亚迪在新能源车上布局早、起步早、技术积累多,我觉得这是比亚迪的优势。但从电动车的发展来看,在电池技术没有突破之前,在实际续航里程达不到1000公里之前和充电时间合理解决之前,纯电动车不会大发展,这个时间保守估计5年吧,在这期间混动肯定是主流,这点上比亚迪是有先机的。
其次,混动个人认为是过渡产品,但这个过渡产品是不可逾越的,前提是在电池技术没有突破之前,因为电池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后混动就走到头了,估计只有插混可以在军事上应用,民用就算了。而比亚迪主推插混,我看走的是性能路线,而不是丰田之类的增混,因此唐二能不能大卖,要看比亚迪的定位了,如果唐二只是用来展示形象的,注定不会走性价比路线,也注定不会大卖,就像唐的极速版一样。如果老王真说过新能源车价格要接近燃油车并且要落实的话,那唐二就是最好的翻身机会,唐二必然以一个大众期待以内的价格上市,以目前的插混市场来看,竞争对手太弱,可以取得压倒性态势。至于树形象,唐二肯定也会出一款不走量的极速版,就如同华为Mate系列中的宝石捷版一样的作用。电动车因为先天的优势,在加速上比燃油容易,因此电控技术好的话,纯电和插混提速都不是问题,但我说了混动是必经的过渡阶段,如果只停留于这个产品上,一旦电池技术突破不能平稳过渡的话,这个后果是难以预料。
最后,如果认为仅仅颜值上去车就能大卖,这个想法是一厢情愿的。举宋MAX为例,第一款王朝外观车型,叫好又叫座,但关键因素我看是价格,这个定价秒杀了很多MPV车型,品控上比亚迪也在不断完善,加上换了颜值,大卖是必然的,如果宋MAX价位再高些,你看它能大卖吗?而且比亚迪也好像乐于接受消费者的建议,出了适配国内畸形车检市场的6座版,好不好卖先不管,态度值得肯定。因此决定一辆车的销量的主要因素是价格+品控+颜值。唐这个车从上市以来每月大约有1000辆左右的销量,我还是挺配服的,虽然看不出唐80、唐100和唐2017的各自销量,但说明一点,唐的潜在用户比宋DM多。唐这个车我始终认为它的价格区间是20--25万(去补贴后,不含极速版),宋DM应定位在20万以下,至于25万以上,还是留给明吧!如果能按这个定位的话,唐二必然能翻身,比亚迪可借此时机,大举依托唐二、新宋DM、新能源元占据新能源车的大部市场,成功转型为新能源车厂商,依托有限的过渡期,深耕电池技术,平滑过渡到纯电动,问鼎新能源车电动行业霸主。反之,如果还是自我感觉良好,不能有效占领市场,两手抓两手都不硬,一旦新能源市场竞争对手增多,变数增大,电池技术突破,前景是什么样的,可自行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