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AMG拥有悬架软硬调节,价位是59万以上的AMG都拥有了
AMG A 35 L曾在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首次公开亮相,作为第一款国产AMG车型,拉风的造型、出色的运动性能让新车一时间吸引了无数闪光灯聚焦。
外观方面,AMG A 35 L在长轴版的基础上采用了更加激进的造型设计,引擎盖上突起的肌肉线条、镰刀状的LED大灯组、贯穿中网格栅的银色双横幅饰条以及显眼的品牌LOGO、黑色前唇等,都让前脸的设计更具有AMG车型的攻击性。
侧面的造型微微低调,但熏黑的19英寸多辐轮毂仍旧透露了这款AMG车型的特殊属性。而尾部的造型更加张扬,黑色的小尺寸扰流板、左上角的AMG标识、下方的扰流器以及双边共两出的排气布局都凸显出新车动感的一面。
内饰上,AMG A 35 L基本延续了普通版A级的设计,但在多处细节上有明显提升,比如更加具有战斗气息的多功能方向盘、中控面板的碳纤维材质,再加上标志性的涡轮状出风口、氛围灯等,豪华感不减。
动力部分是性能车爱好者最期待的地方,AMG A 35 L搭载由AMG德国工厂生产的2.0T双涡管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306马力,最大扭矩400牛·米,官方百公里加速4.9秒,传动系统匹配AMG Speedshift 7挡双离合变速箱,并提供多种驾驶模式可选。
为什么国人大多觉得奥迪比不上宝马和奔驰?
俗话说远的香近的臭,远来的和尚会念经。觉得奥迪比不上奔驰宝马,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奥迪进入时间太长了,几乎是跟中国汽车市场共同成长起来的品牌。没有任何现象空间,也没有了神秘感,所以感觉奥迪比不上奔驰宝马。
奥迪不是豪华品牌吗?很多人认为,奥迪是在跟中国合资之后,才走向豪华品牌路线的。而奔驰和宝马是在这之前就已经奠定了豪华车市场地位的。其实不尽然。
奥迪确实是一个沉沉浮浮的汽车品牌,但奔驰和宝马在二战期间,也已经把当年的底子都打光了。实际上三大品牌的起步相差无几。都是从80年代末开始,向豪华车市场全面进发的。
30年前没有明确的豪华市场30年前,全球并没有特别明确的豪华汽车市场。除了劳斯莱斯和宾利两个品牌是专供“贵族”购买以外,其他汽车的品牌地位都相差不大。那个时候,在中国认为的豪华车品牌,更应该是凯迪拉克和林肯这种加长车。
而奔驰是在香港电影进入中国后才有了一定的认知。宝马就更加廉价了,如果你翻看早期的香港电影,你会发现所有的汽车碰撞特技都是找宝马拍摄的(不信可以参考成龙的系列电影,以及周润发的《纵横四海》)。
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奔驰才开始着重宣传自己的S系车型(当时叫做SEL300/560/600)。宝马是到了90年代末,在与奥迪竞争市场的时候,才开始想7系车型进发。
奥迪到底比不比得过奔驰宝马可以这么说,奥迪在全球的品牌认知方面,即使比不过奔驰,也比得过宝马。而且奥迪拥有全球第二多的汽车技术专利(第一是丰田),所以在技术储备方面,远高于奔驰宝马。另外奥迪的很多车型都是开创型的,奔驰、宝马只是跟随者。
比如奥迪A3、奥迪Q3、奥迪TT、奥迪R8,都是同级别中开创型的,因为奥迪拥有了这些车,并占领了这些市场,宝马和奔驰才开始模仿和跟随。
未来孰高孰低还未可知不得不说,就品牌溢价而言,奔驰的品牌确实比奥迪和宝马都高出一个等级,甚至可以跟大众的保时捷平起平坐。但就未来的发展而言,奥迪、奔驰、宝马依旧会保持犬牙交错的升级过程,不同时间段,有不同时间段的优势品牌。
不是感觉,而是确实是。一个现在连发动机制作都搞不定的车厂,你自己说能好到哪。W12来源于大众辉腾,R8用兰博基尼的,RS用保时捷的,这不整个一个汽车行业的小米嘛。奔驰玩汽车出身,只要四个轮子一个引擎,没有奔驰搞不定的。宝马飞机出身,用黄河750拉着元首的机械化步兵撼动了整个欧亚大陆,差点载起了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你说奥迪有啥,勒芒24小时拉力赛LMP1组冠军,小组一共四只车队,奥迪,丰田,两只穷的买不到混合引擎的用93年赛车的私人车队,即便如此奥迪也要多派一支车队确保胜利。去DTM本来很好,没想到后来宝马参赛了,以后基本上年年跪。去纽北圈速吧,所谓的超跑R8以前竟然是唯一一个跑不到八分钟的超跑,现在终于进八分钟了还是远远落后奔驰宝马。所以你自己说除了奥迪吹,谁还能觉得奥迪和他们一个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