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没发布过的车应该没有,展出的没上市新车应该有之前在大众之夜上登场的全新大众途锐,定位中大型SUV,和奥迪Q7、宾利添越、兰博基尼urus、保时捷卡宴为同平台车型。
此外,还会有全新小型SUVT-ROC,造型可以算是大众家族中最时尚的了,空间不太大,适合年轻人。
然后就是上汽大众全新的紧凑型SUV,目前还没有正式名称,长得和途昂很像。
一汽大众也有一款入门中型SUV,造型颇为运动。
最后就是途观L的插电混动版本。
每一次车展,上汽大众的展台必然是很多人关注的热门展台之一,相信这次的北京车展也不例外,那么这次上汽大众会在北京车展带来哪些车呢?
小编觉得首当其中的肯定是在广州车展上亮相的途昂极地白,从这款车的名字不难看出,途昂极地白是基于上汽大众旗舰SUV途昂的一款定制化的全新车型。在外形方面途昂极地白车型十惹眼,尤其是珠光白车身表明了极地白的身份;同时黑色的车顶和外后视镜带给车型极强的视觉冲击力,更展现了途昂极地白的运动风格。
途昂最大的魅力是在于它的七座空间,可以说途昂是目前国内七座SUV市场少有的既能满足第三排空间,又能满足后备箱实用性的车型,外界一致评价途昂拥有“黄金第三排”这也是途昂销量很高的原因。
而途昂极地白在保留了途昂宽大的车身尺寸的同时,在座位方面也进行了调整,采用了更具灵活性的“2+2+2”六座布局,这样的布局对于“二胎”家庭非常实用儿童安全座椅可以随意摆放在后排任何一个位置上,并且可以实行错位摆放。这样的优势在于每个孩子的身边都能安排一个大人就坐,在行驶过程中可以让儿童获得极好的照顾,而这正是中国家庭所需要的。
本次北京车展上,上汽大众很有可能发布途昂极地白的售价,相信如果价格诚意十足的话,上汽大众很有可能会改写中国SUV的格局,让6座SUV成为未来的主流。
除了途昂极地白以外,上汽大众在传统优势——轿车方面也有新车发布,它就是上汽大众销量王朗逸系列的朗逸Plus。该车通过MQB平台打造,可以装配更多的高科技配置,同时有传闻说朗逸Plus将会抛弃原先的扭力梁悬挂而使用多连杆,若真是如此的话朗逸Plus在操控方面也会有所提高。
以往朗逸的空间一直被人吐槽,但是根据消息显示,朗逸Plus则会改为4670*1806*1474mm,轴距为2688mm,整体空间得到升级,而乘客的乘坐感受也会更加舒适,这点很值得期待。
以上就是两款可能会出现在本届北京车展上汽大众展台的新车,有轿车也有SUV,看来上汽大众此次北京车展可谓诚意十足,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亲临现场和汽车观察一起,在上汽大众的展台近距离的欣赏一下这两款新车吧。
上汽斯柯达柯珞克怎么样?
从平台和技术角度,柯珞克跟大众探歌几乎完全一致,但因为体型更大,因此性价比更有优势。
斯柯达柯珞克定位于一款紧凑型SUV,整车的售价区间为13.99万元到18.59万元,大部分地区还有着几千元的优惠,虽然售价区间和探歌差不了太多,但是车身的尺寸却比探歌要大上一圈,并且入门车型已经完全摒弃了手动挡的版本,这样看来性价比还是很高的。
在外观方面,它延续了全新的家族式设计语言,直瀑式的进气格栅与镀铬的饰条框相结合,带来了极为吸睛的效果,下侧黑色的蜂窝状进气格栅与银色的保险杠相结合,也在整体上提升了一定的颜值。
车身的侧面,贯穿式的腰线设计带来了比较硬朗的效果,轮拱的设计和隆起的线条都带来了一款SUV专属的气场,双色的轮毂也让整体上更加的动感时尚。
在内饰方面,似乎显得有一些逊色,较为简洁的布局和探歌相比之下完全没有任何的档次感,不过镶嵌式的中控液晶屏幕还是为它挽回了不少的竞争力,大面积的软包材质也不会显得特别的廉价。
动力方面,柯珞克搭载的是1.2T和1.4T两款涡轮增压发动机,其中1.2T发动机最大的输出功率可达116匹马力,最大的扭矩可达200牛·米;而1.4T发动机最大的输出功率可达150匹马力,最大的扭矩可达250牛·米。在车子的传动系统方面,全系匹配的都是一款7档的双离合变速箱。
KAROQ,柯珞克。
标题之所以这么起,是因为这名字实在太难记了,我为了记柯迪亚克,一晚上背了一个多小时,结果第二天写文章的时候还是打错一个字。
现在又出了个柯珞克,感觉自己这么多年的语文都还给老师了!作为一个汽车编辑,最怕就是遇到这种复杂的名字,万一打错字,那就实在太丢人了。
听说后面柯迪亚克还会出一款MODEL Q,不知道又会起什么样的中文名。
前不久,斯柯达邀请了一批江苏的媒体去上汽的试车场试车,很幸运,我们是被邀请的媒体之一。本以为这次可以试驾到还未上市的紧凑型SUV柯珞(luo四声)克。结果去了才被告知,只能静态体验,暂时还不能试驾。所以,这一篇暂时说说这款车在静态体验中,我的一些看法(网络上已有同行动态试驾的视频)。
柯珞克这款车,从外观来看,其实就是小一号的柯迪亚克,前脸和柯迪亚克相似度很高。这应该也会成为将来斯柯达的家族化脸谱设计。
和海外版相比,为了满足中国消费者的喜好,柯珞克的车头还添加了一些本土化元素。比如车头底部增加了镀铬饰条和银色护板,这些装饰是欧版KAROQ没有的。
内饰方面,柯珞克的整体设计也是参考了柯迪亚克。只不过,和柯迪亚克相比,柯珞克主要就是右侧少了块装饰板,显得更居家一些,当然,装饰板下面的手套箱也被取消了。
配置方面,据我所了解的情况来看,柯珞克会标配:倒车雷达、定速巡航、胎压监测、发动机启停功能和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等八项实用配置,而中高配车型则可能会配备盲点监测、车道保持、交通情况监测、防碰撞预警等主动安全配置。
从尺寸上来看,海外版的柯珞克车长4382毫米,宽和高分别是1841毫米和1605毫米. 轴距则为2638毫米(四驱版本为: 2630 毫米)。而国产版的柯珞克轴距则为2688毫米,车身长宽高达到了4432/1841/1614毫米。
自从2017年年底,野帝停产后,就有很多媒体和车迷就猜测,在广州车展亮相的柯珞克,会不会就是野帝的替代车型。
其实在我看来,这款紧凑型的SUV柯珞克,根本不是大多数人说的什么替代野帝的产品。
因为,当年的野帝在理论上,就是一个换壳的途观。这是当年人人都知道,却人人都不说的事情。消费者更不会按途观的标准来买单,因此野帝的售价一路下跌。现如今,途观的主力销售车型是1.4T,入门版优惠后不到17万。
柯珞克肯定不希望自己又被称作途观的替代品,哪怕定位比途观低,只要错开和途观之间的关系就好。毕竟途观已经是上一代的产品PQ35平台,柯珞克是和途观L以及科迪亚克一样,属于MQB平台的产品。只要柯珞克定价合理,懂行的人自然知道该如何取舍。那么什么定价才合理呢?
柯珞克目前公布的发动机是1.2T和1.4T。我在上海看车时,看到的两台都是1.4T顶配车型。空间大小,颜值做工,其实都挺让人满意。我甚至觉得克洛克的内饰材质和做工,比柯迪亚克要好很多。特别是那个仪表盘的颜色,不再是绿油油的,让我心里舒坦了很多。
对于1.2T这样的入门车型,厂商完全有理由出一个乞丐版拉低入门价格区间,也可以引起大家的关注度。我猜测,13.xx万起步是一个合适的入门售价,太低我估计大众不会同意。太高,消费者不同意。
而1.4T车型,我认为起步15.xx万也是合理的。我觉得,柯珞克最应该抢的客户群,就是日产逍客。这款车终端销量非常好,排量也是1.2T和2.0L。对柯珞克来说,没有理由不去和它掰掰手腕。
而对广大消费者而言,其实柯珞克也好,逍客也罢。在购买这一类车型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价格、配置和空间的综合体验。
这个级别的消费者很难说清楚有什么显著特征。因为这个价格区间,有增购用户,有换购用户,有曾经开几万块钱二手车的客户,也有家里开着奔驰、宝马再买一台的客户。
所以,挑选这类车型的时候,建议大家要根据自己的需求点。比如后备箱空间,后排空间,需要的配置有没有配备等等。驾驶感受方面,要多试驾,体会不同的驾感受。最终会有一个非常明确的选购意向。
关于柯珞克,依托大众MQB平台,并且共线生产的背景,有利有弊。好处是大众和斯柯达的品质基本差别不大,只是在材质方面略有区别;而坏处也显而易见,制造成本和大众基本一致,但是配置还不能比大众低,价格不能比大众高。
因此,柯珞克是否能够跑赢销量,只能看这款产品在错位营销上的功力如何,以及消费者对它最终定价的好评度了。3月份,柯珞克上市后,我们也会帮大家分析一下定价和推荐购买的款型,以及推荐入手的时机和价位,欢迎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