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没有收入,七八十岁还得干活,他们如何养老?让草民讲个故事,告诉你。
草民在农村干了一辈子,现在也六十多岁了。年轻的时候,经常往县农业局询问请教些事,一来二去的就和农业局的干部领导们熟悉了。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有个副局长,年长我有十五六岁。前段时间在城边看到他在地里种菜,便上前问候老局长说:还没退休?他回答说:早就退了。我说,退休了,有退休金,菜价又不高,买菜花不了几个钱,还费劲自己种菜。他回答说,老弟你不懂,自己种菜,现吃现摘吃着新鲜,有机肥料不打药绿色蔬菜,挖挖地种种菜,活动筋骨锻练身体,保健康。我问,老兄今年六十几了?他答说,还六十几呢?再过两年就八十了。我说,不象、不象,知道你比我大,但大不了这么多呀,比面相咱哥俩不差上下。我问,老兄身体可好?他答,身体还算硬朗,比刚退休时比,大不如以前了,但再干它十五六年估计没问题,总比把身体交给医生,把钱送给医院强。我举起大母指说,说得真好!祝您福如东海 、寿比南山!
故事讲完了,草民在想,人家一个国家干部,有退休金,租地还要干活。近八十的人了,还想再干一二十年。何况农村老人呢?七八十岁还下地干活,这不都是一样的吗?草民虽然没有退休金,但有承包地,有居民养老金,到八十岁还有国家补助金。实在干不动了,还能把承包土地流转出去,收取一些转让费。虽然收入低些,但总是有收入。最起码,不象有些人所说的“农村老人没有收入”,那么惨吧!
于是,草民想想老了如何养老,就这样:
一是靠自己。靠自己力所能及的时候,多打着粮食,多种些蔬菜,提高收入,增添些储畜。不愁吃,不愁穿,不愁喝。常到地里干点活,活动筋骨保健康。尽量避免看医生,进住医院去送钱。
二是靠子女。靠子女常回家看看,子孙满堂增添快乐,谈谈国际社会稀奇古怪事,聊聊张家长李家短小故事,说说顺心不如意的家务事,谈天说地,知足常乐,营造和睦家庭氛围。
三是靠国家。靠国家从富起来到强起来,把国民经济发展起来,加大对三农投入和投资,增加农民养老基金,提高农民养老金数量,加大八十岁老人补助金额,实现城乡老人养老一个平台。
农村老人养老除了国家发的一百元外主要还是靠子女,这不光是每天的生活还有侍候和陪伴的问题。养老是一个复杂而沉重的话题,靠子女养老还是主要的,这是风俗又是世俗。
年后化肥又开始了一波波上涨,谁能给农民一颗定心丸踏实去种地?
年后化肥又开始了一波上涨,谁能给农民一颗定心丸踏实去种地?
这轮化肥价格上涨,并不是以往季节性的,不是像过去那种情况,化肥用量旺季的小幅上涨。而是受国外原材料价格上涨和疫情等原因,国外化肥价格飙升,国内一些化肥生产商家把内销变成了岀口。又加上国内库存量不足,所以化肥的价格比去年同期大约上涨了近50%左右。
这个价格的上涨,并不会像过去那样,化肥用量下来以后会恢复原价。农民朋友不要心存侥幸,误判了这种形势,备耕该买就买吧,不要影响了春耕。
化肥价格上涨,农民种地的压力肯定会进一步加大,谁能给农民定心丸?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必须要依靠国家,只有国家岀手,有国家的好政策,才能解决农民的问题。
国家早在春节前就已经发布了相关信息,将采取措施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这样农民朋友也不要过于担心,相信国家的实力,决不会让种粮农民赔本来种地。
据相关信息透露,国家一方面要限制化肥岀口,增加国内市场化肥投放量;二要加大推广验土施肥力度,科学施用,减少化肥施用量;三要组织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民种地进行机械化服务,降低农民种地成本;四要加大补贴力度,适当提高农业补贴,减轻农民种地负担,同时提高小麦稻谷收购价格。
有了这些措施,农民种地就不会亏本。另外,国外粮食价格上涨,也会给农民带来不同程度的利好。
这些年国内粮食价格,虽然受到一些调控,但主要原因也是因为国外粮食价格便宜,进口粮食要比国产粮还便宜,这样国产的粮食靠什么理由上调?
所以从各方面来看,种粮的风险并不会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大。农民还是安下心来,该怎么种就怎么种为好。
2022年虎虎生威,新一波化肥调涨,但此波涨价的真正威力尚末展现。尿素比去年最高价尚有走低,但仍在小幅涨价中,盘旋在50Kg148元。看起来,上游原材在涨,下游涨价似乎是大势所趋。我对此一度感到很郁闷。但不能视为洪水猛兽。
实际上,对这样问答选题,身边同事都在问我,我们在农资行业一线,对此没有固定答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上层十分重视涨价问题。春节乃有节。第一天上班,省农村农业厅领导下基层农资门店调研,这是前所未有。我们问题不打折,如实反映农资升幅。此后有关部门势必再次干预涨价,不使肥价脱离常轨。
我只想说,重要的不是吃不吃定心丸踏踏实实在耕地问题,我们进货在观望中,许多农民催促备耕,钱没可以少消费,田还要照种,你不能不吃饭!
中央层面几个高规格会议,透露出2022年农产业几个利好信号。其中12月8一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关于农业领域涉及问题,要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侯都要牢牢端在自已手中。
25日一26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次强调饭碗问题粮食安全保障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供给安全始终是首要任务、头等大事。重点构建价格、补贴、保险三位一体扶持政策体系,让农民种粮不吃亏。
针对每年向美国进囗9800万吨大豆和大量玉米,成为美国种植最广的农作物。嘉吉等农产品供应链涨价,当前还要看长远。12月27日全国农业农村厅局会议强调,攻坚克难扩种大豆油料生产,抓好东北四省大豆面积恢复,支持西北等地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多措并施保护面积、提高产量,把三农这块压舱石夯得实之又实。
从中央扶农多种举措角度来看,让农民吃定心丸″踏实去种地,前景容得乐观。面对国际农化原料涨价和煤气双涨惹的禍,有的虽回不去的价格,但是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