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车市同比大跌35%,表面看是产能原因,但真实原因个个扎心,“钱包瘪了”不过是其中之一而已!
乘联会的最新数据,不论是环比还是同比,下滑趋势相当明显!
为什么大家都不买车了?产能是罪魁祸首吗?有人说:产能跟不上,想买,却等不到车!
由于汽车重镇上海&长春被疫情摧残,工人没法上班,导致主机厂和上下游配套产业受到波及,因此产能跟不上。
这个理由看似有道理,但站不住脚!
根据乘联会的数据,4月销售105.2万辆,同比下降35%,环比下降33%。一天卖3.5万辆,而全国目前有30000家4S店,相当于每家店只卖1-2台/天。
大家会说,每天1-2台,说明店里还是有顾客的。
可恰恰相反,4S店的顾客少之又少,很多店铺的员工无所事事,只能望车兴叹。
我朋友五一后从4S店离职,她说:因为产能导致汽车销量下滑,就是自欺欺人。她所在的店里,还有一堆车没法处理,关键车企还在给店里下压力,让打款提车。
可提回来卖给谁?
车,现在卖不动,并非危言耸听!
可以说,4月的车市是:一家欢喜,多家愁!
也就比亚迪的日子稍微好过一点,卖了10万多辆,但树大招风,最近湖南比亚迪事件,又给这个独苗蒙上一层阴影。
要知道数据不会说谎!
乘联会公布了4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达到惊人的66.4%,同比上升10%,环比上升2.8%,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荣枯线之上,说明供大于求。
尽管部分车企产能受影响是真的,但4S店目前的现车库存也不少,说产能影响销量,那不过是忽悠外行人的。
大家不愿意买车的真实原因,个个扎心!第一、钱包瘪了!
青春就几年,疫情毁三年。
放在2020年,那时候还有“报复性消费”一说,如今有谁还提这个?
疫情反复,家有余粮的家庭真不多了,就算有,除非实现财务自由,否则只能把非必要的开支都省掉,因为老百姓的钱包确实瘪了。
我身边有几个人,因为疫情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导致失业或者经营的公司陷入惨淡,不得已裁员。
套用大家最近爱说的一句话:今天你的工资发了吗?
有份稳定的工作,你真的该知足了!
而汽车属于大宗商品,也是消耗品,一不能吃,二不能穿,在大家都不是很宽裕的情况下,有换车打算的人会暂缓,没车的人也会叫停,只有有钱人不受影响,可是这种人毕竟是少数。
第二、油价上涨!
以前油价5元的时候,每次去加油站直接喊:加满!
那时候对油价压根不感冒,也不关心这件事。
可自从油价破8元后,去加油站没有再加满过,都是200元加,可没跑几天,油箱就见底了,跑加油站多了,彻底伤心了,这油价真是吃不消。
买车是一锤子割肉,可现在每次去加油站,就是加一次割一次,心里真的在滴血。
奉劝还没买车的朋友,一定要三思,如果不是刚需,一定不要冲动买车。
第三、停车难,停车贵!
没买车前,想着有车生活很方便,既可以遮风挡雨,又能自由出行。
然而现实是:出门找车位,停车还很贵,路边随便停,辅警不嫌累!
停车难、停车贵的问题日益明显,好不容易找到一个不收费、不挡路的街边空位,结果刚停车,就有人敲车窗:“美女,这里不能停车,否则后果自负!”
原来这里已经被别人用人肉占车位了。
城里人,公共交通出行越来越方便,而开车反而是个累赘,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回归理性。
车,已经不是必需品了!
第四、汽车发展方向不确定!
这几年新能源汽车呈现井喷之势,看看目前造车新势力,犹如雨后春笋,可以说乱花渐入迷人眼。
当然电车确实比油车漂亮,但电动车是汽车的未来吗?
我看未必,最起码十年内,我是不看好电动汽车的,充电难、充电慢、续航焦虑、价格虚高等,一系列问题,都是电动汽车短期内无法解决的。
有人说:不买纯电,可以买混动啊,既是油车又是电车!
可混动就是未来吗?氢能源有未来吗?
真正理性的消费者,在汽车发展方向不确定,手头不是很宽裕前,还是会选择观望。
第五个、限购!
像上海、深圳、杭州、天津、北京等城市,一直处于限购中,甚至像武汉、郑州、西安等这样的二线城市,也在谣传限购。
限购是时代的产物,这种情况多多少少会抑制一部分购车需求。
就在最近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
《意见》明确指出,“各地区不得新增汽车限购措施”“更多通过法律、经济和科技手段调节汽车使用,因地制宜逐步取消汽车限购,推动汽车等消费品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
从这个《意见》的出台,说明在汽车整体颓势的情况下,松绑限购政策,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但取消限购,购车需求就会大增吗?您怎么看?
话说回来,4月国内汽车销量呈现双下降的态势,这不是偶然,这是大环境下的必然!
按目前的走势,别说4月份,就是接下来半年,老百姓买车的意愿也会下降,不信拭目以待哟!
我觉得并非现在大家都不愿意买汽车了,主要还在于最近这一段时间,例如上海杭州等地,都是因为疫情的反复发作,很多人也都是被迫闲在家里。因此汽车的使用就不是很多了。
再加上疫情已经爆发了三年多,未来的三五年情况怎么样还不知道。但我们知道最近这几年来收入是滑坡的。未来也不知道会恢复到什么水平,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买车的风险非常的高。
可能要等几年,等大家的收入都恢复了以后购车才会形成热潮,至少要让老百姓能够自由的上街,现在各种各样的封控措施导致上街采购也是有很大困难的。作者为高级#策划##经济师#国际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 。#俄乌冲突##在头条看世界##新媒体##自媒体##我要上头条##微头条日签##写作##杭州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