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太明白你的意思,难道国家现在不是大力提倡推广使用新能源纯电动汽车吗?
谁说解决未来交通能源危机是发展生物能源?
92号汽油每升价格超过了10元,对哪些人影响最大?侄子的长城坦克300一加就是500元钱,一脚油门就是1元钱,肉疼得直呼“开不起车”了。可是却对加油再贵都没有一点感觉,因为我开的是比亚迪的唐DM,用电不用油,每公里一毛钱。
坦克300
未来的能源终极解决途径,是核能。
解决交通能源危机的途径,是电能。
所以国家这几年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即所谓的电驱动汽车。日本选择了氢能源作为汽车动力方向,但看来显然是选错了科技树。不过,目前来看,日本在电动车领域并非一无所处,他们的电动车全球销量还是数一数二的。而中国早在2001年开始就已经确立了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方向,20年来的发展至今,已经步入了快车道,全年的电动汽车销量也占到了世界总销量的近一半。而预计2022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约943.1万辆,中国生产的将超过500万辆左右。2022年上半年电动汽车销量排行榜上,分别是特斯拉(Model Y和Model 3),之后分别是比亚迪(海豚txgq)和宏光(MINI EV)等。而比亚迪已经多次超越特斯拉成为NO.1。
比亚迪海豚
根据最新预测及目前各国禁售燃油车的政策要求,预计再过12年,电动汽车在全球范围内的销量将超过燃油汽车。再过20年,燃油车的销量将降至全球汽车市场 1% 以下。电动车将成为解决交通出行的主要方案。
不要忘了,高铁也是电驱动的,理论上来说也是电力机车。
所以,电动汽车不是不推广,而是早已经铺天盖地来到了我们身边,而迟早,燃油车将成为历史退出舞台。
电力将是人类能源的终极解决方式。无论是5G6G的万物互联网、超级计算机的算力演算,还是电动车、高铁、飞机、轮船、航母、机床等,电力都将是最好的能源解决方案。没有之一。
至于生物能源,和电能相比,哪个更清洁更高效率?
卖一辆车净利润差25倍,比亚迪和特斯拉的Q1有多狂?
净利润差近乎30倍,说明了「品牌溢价」的畸形2022.Q1的新能源汽车角逐赛里,两大巨头交出了很有意思的答卷
1.特斯拉首季度终端销量为10.9万辆,同比增长57.3%,营收却达到了187.56亿美元,净利润约33.18亿美元;特斯拉的毛利率达到30%上下,净利润也是非常之高。
2.比亚迪单交付量突破10万辆,首季度销量达到29.1万辆,增幅几乎是特斯拉的八倍;可是在销量大幅增长的阶段里,毛利率和净利润都远低于特斯拉。
数据说明了什么?
特斯拉真的有“钞能力”,车辆的销量基数不是很大,可是却能赚个盆满钵满;有人将这种企业形容为“伟大的企业”,从资本的角度来看确实可以这样评价,特斯拉的营销能力着实很强大;但如果把实现该结果的功劳定义为对制造能力,或者对供应链的管理能力,这就是夸大其词了。
特斯拉的核心技术很有限,动力电池依赖日本松下、中国宁德时代,甚至有网传的比亚迪弗迪系等供应商;芯片完全依靠供应商;电动机不论是交流异步电机还是永磁同步电机,似乎也是依靠供应商。其研发重心主要放在了系统和FSD智能驾驶系统上,然而实际表现如何应当是都有所了解的。
特斯拉真正的实力在于营销包装,是伴随文化入侵的品牌赋魅;其卖点说得透彻一些的话,那就是“美国”,精确一些就要从星链计划、“硅谷钢铁侠”等角度解读了,伤人太重,这里不讨论这个话题。
特斯拉的超高利润率是一种文化畸形的产物,这是不能否认的事实,如单纯讨论车辆的设计、品控、操控、性能、智能化与可靠性的话,Model 3/Y是很难获得好评的;不论是面对研发型企业比亚迪,还是面对新势力阵营里的蔚小理,结论都不会变。特斯拉品牌的热度之所以能维持,这与美国在全球的“霸总形象”,以及以好莱坞为平台输入来的各种影视文化作品有关,当然还有很多公知型ID编织的谎言的加持。
以这些因素为基础,特斯拉有了“科技”、“先进”、“高级”等品牌标签,此时即便车辆的实际价值和指导价有相当的悬殊,品牌价值也能够进行补偿。
比亚迪与特斯拉不同,这是一家民资企业,致力于造人民需要的好车,虽然比亚迪从来没有用过这种广告词,但实际一直都在做;以比亚迪王朝和海洋网量产车的技术水平和实际表现,起步就应该是中端,汉唐系列可以压制几乎所有合资和进口的插混和纯电动汽车,可是比亚迪并没有这么给车辆定价。这不是比亚迪缺乏包装和塑造高端品牌的能力,毕竟蔚小理都做得到,而是比亚迪要让更多人用上中国制造的优秀汽车,这是一家企业和一位企业家的情怀。
那么是不是说比亚迪就没有养成“钞能力”的机会了呢?
实际也不然,造车只是比亚迪的一块跳板,或者理解为整个战略规划的一个小战术;汽车其实是储能电池的载体,比亚迪最终的目标应当是成为能源型企业,掌握的是电动汽车的命脉——电能。
汽车的动力电池有梯次利用价值,也就是在汽车淘汰之后用于储能电站使用;以车辆为基础降低储能电池的成本,加速清洁电能的增长,加速完成第四轮能源革命,这也许才是比亚迪的最终战略目标吧。所以单纯以车辆利润率为基础解读比亚迪是没有意义的,这家企业未来可能会创造很多奇迹。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