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作为厂家应时刻奉行一句话“顾客就是上帝”,你的市场,你的收入都是顾客给的,只有顾客认可你,愿意买你的东西,你才会有市场,才会有自己的盈利,自己的企业才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标志跟雪铁龙是法国车在中国的代表品牌。
但法国人坚持自己的浪漫主义情怀,为了设计而设计,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造车,不考虑消费者的认可度,这无异于自掘坟墓,结果可想而知。
举个简单的例子,雪铁龙世嘉的方向盘转动的时候中间的车标是不动的,这样跟平常的用车习惯有很大的冲突,很多人会出现不知道自己转了几圈方向盘,转过方向盘后不知道车轮的位置等情况。官方给的解释是这样做对于安全气囊等一些设备的安装有好处,这样的回答显然不能令消费者满意,消费者自然不会买账,因为其他的车企都能做到,为什么你就不能做到。
实话来说,PSA集团的车确实还不错,尤其在底盘方面的功力,开过的人都说好,但是就是太以自我为中心了,太坚持自我,终将会被市场所淘汰。所以,法国车卖不好,还真的有点自作自受的意思。当然法国车如果能改变一些固有的坚持,多多研究研究消费者,特别是中国人,这点真的得向大众多多学习。
如果能有所改变,我觉得销量肯定会有所改善的,毕竟这么多年的口碑积累还是不错的!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若同意本人观点,望采纳!
肯定是自己的错,汽车市场是自由市场,只有产品能打动消费者。销冠车型肯定有销量好的原因。车并非不好,就是不懂中国消费者的诉求
被BBA力压一头!销量腰斩的雷克萨斯,究竟在哪里折戟沉沙?
雷克萨斯强行“冲高”必然折戟,日系汽车应当找准品牌定位丰田旗下雷克萨斯在2022年上半年里,销量几乎腰斩,下滑幅度可谓非常之大;这个在所谓的“日系三杰”里作为领头羊的日系高端品牌,为何会有如此之差的表现?也就核心因素就是高端品牌的人设。
合资汽车主力车系有三个,分别为德系、美系和日系,在国际市场中定位最低的是日系汽车,在欧美的日系汽车定位均为主流车或廉价车;“日系三杰”的定位充其量是中端;有意思的是不论在欧洲还是美国市场里,对于日本的汽车品牌的评价往往都不高,其实汽车品牌的定位与其所属国家的文化和国际形象均有相当程度的关系,这是很多合资汽车用户不承认的,然而这就是客观事实。
而这种观念也被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用户认可,那么对于日系品牌中的高端商品就会无形中的产生一定的距离感。
客观因素有两个
其一是雷克萨斯汽车的“多重标准”,比如ES系列的这款轿车,其在北美市场销售的版本起步就是2.5的选项,其次还有六缸选项,变速器不是无级变速器;重点是其油电混合版本的起售价,比面向中国汽车市场特供的2.0L NA&CVT还要低,这是赤裸裸的“打脸”,真的拿中国市场的司机当成“韭菜”了……什么韭菜,不就是拿人当傻子嘛。
其二是雷克萨斯的技术水平似乎也不足以支持其冲高,在雷克萨斯的主力车型里,找不到高标准的后驱或四驱车;即便有,在性能和操控两方面的表现也都不够理想。
而诸如ES之流,这辆车其实就是凯美瑞的雷克萨斯版本,当然亚洲龙才算与ES尺寸同级的车;车辆使用的自然吸气发动机、无级变速器、8AT和油电混合架构没有区别,可是价格却高了很多,尴尬的是ES系列的NVH貌似也并没有理想。最终以ES为参考的话,会发现这辆车的卖点就是雷克萨斯的品牌,但这个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价值评估结果貌似越来越不理想。
雷克萨斯和丰田输在汽车电气化的起跑线上
全球都在搞汽车电气化,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最高的国家基本都在欧洲,中国居中,美国和日韩略低;面对性能更强、品质更高、使用成本要低很多的电动或插电混动汽车,丰田还在“沉迷于燃油车”;并且丰田坚持走自己的油电混合路线,而油电混合只是插电混动汽车的一个运行模式,级别是要低一级的,但是这些车的价格并不低,比如雷克萨斯ES的油电混合版本。
“逆大势”注定会被淘汰,螳臂当车必然会被历史的车轮碾压成齑粉;丰田就在逆势而行,现在连BBA、通用、福特等老牌车企都在加速汽车电气化,中国汽车阵营里已经接近全面进入汽车电气化时代,高端阵营里陆续出现蔚来、理想、小鹏、问界、岚图、王朝、红旗等高端品牌,原合资二线豪华汽车品牌市场份额均被大幅压缩,BBA的市占率也不例外,现在已经开启中国高端汽车品牌和德系三强的最后一战。
而就在这个阶段里,丰田雷克萨斯还是没有什么动作,所以雷克萨斯的销量必然会下滑;讴歌已经确定了退场时间,英菲尼迪销量很低,“日系三杰”最终怕是只能退守其本土市场和北美市场了。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
饥饿营销才是它最作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