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作为我一个门外汉的我,只能提点拙见,望你自 斟酌 !1,要不断提高制造质量和长抓创新思想,质量是市场销售的保障,创新思维能扩大市场空间和增强市场销售的延续性。2,加强售后服务,这是市场赢销的信 誉 的基础。3,开发节能环保型产品,例如电动型、气油两用型等。如今我国生态环境恶化,大气污染严重,诸多关于人类生活环境问题都与汽车排放物有关,特别是如今我国的汽车销售量和使用量不断增加,这就要求我国的汽車行业改变传统制造理念,促进开发生产节能环保型产品的步伐。4,我国汽车制造行业发展必须走出国门,在国际市场争占一度之地。这是行业可续发展的必然之路,在质量有所保障,技术上有所创新的前题下,去创造更大市场空间。
面对互联网企业的进军,传统车企应该如何应对“生存危机”?
互联网企业进军汽车行业,根本的目的当然就是为了赚钱。
有文章写到,互联网企业进入到汽车行业,要达到赚钱的目的,具体又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互联网企业通过售卖汽车赚钱。互联网企业跨界到汽车研发和生产的行列中去,继而通过造车、卖车的方式赚钱。靠造车、卖车赚钱的互联网企业,相当于PC行业中的PC厂商。
第二个层次,汽车(汽车的车机上)是一大消费入口,互联网企业通过抢占该消费入口达到赚钱的目的。当前,各家企业都在努力争夺的这一入口,相当于PC电脑上的浏览器。各企业都想用自家的浏览器,把消费者引导到自己的导航网页,然后就有各种宣传广告、下载安装、电商消费、游戏分成,等等。需要补充的是,所谓车机,指的是安装在汽车中的车载信息娱乐产品的简称,车机在功能上要能够实现人与车,车与外界(车与车)的信息通讯。
第三个层次,互联网企业通过开发并出售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操作系统的模式,以获得巨大的收益。目前业界达成的一项共识是,在未来,汽车向无人驾驶化发展是个必然的趋势。互联网企业则可以顺应该趋势,做长远的规划,长期致力于为汽车研发更好的无人驾驶操作系统。互联网企业研发的无人驾驶操作系统,大致相当于今天人们所熟知的,在PC电脑中的Windows操作系统。不可否认的是,当无人驾驶汽车在全球更大的范围普及开来,那么无人驾驶操作系统开发商很有希望在人工智能时代赢得不可估量的未来。
三个层次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PC厂商可以有多家(第一个层次),但为PC厂商开发和提供Windows系统的就一家——微软(第三个层次);浏览器产品同样可以有多款,对应多家厂商(第二个层次),但这些浏览器都得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方能运行。倘若微软不惧垄断,强制要求PC电脑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也必须只安装微软的IE浏览器,那么其他厂商开发并推出的浏览器也就失去了意义。
对于互联网企业积极入局传统汽车行业的话题,知名专家郎咸平是这么说的:
互联网造车是很可笑的。这个造车本身就需要一个庞大的硬件,而且这个是低回报的硬件,这个是重资产。因此,由重资产的汽车工业转而做自动驾驶,本身就是一个平滑的过渡。你搞互联网的企业,太小看汽车的复杂度了。所以,目标包括特斯拉的问题都在这里,特斯拉Model 3型号有50万的订单,按照它目前的制造水平,需要13年才能满足这50万订单。蔚来汽车也是一样,今年(2018年)要生产1万台汽车,1万台根本不算什么数字,到现在9个月过去了,只生产了3000台。
为什么?量产是个问题。汽车要量产就必须有标准,可是标准是非常的复杂。一台汽车有7000多个零配件,你要组装一台汽车,这7000多个零配件必须同一个时间到达现场,而这些零配件是从全世界各地来的。要让7000个零配件在同一个时间到达同一个地点,这是非常困难的,厂商需要有非常非常完美的供应链体系。这个就只有真正做汽车的工厂,才可能有这种能力。
总结:传统车企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硬件层面的研发和制造,传统车企可以选择与互联网企业建立合作的方式进入到互联网领域,实力雄厚的汽车大厂也还可以主动转向对工智能自动驾驶技术开展长期性的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