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起因,当然就是众泰汽车对车辆外观肆无忌惮的抄袭,随着众泰SR9的出现而成为一个现象级话题。
所谓现象级话题,类似“翔”成为某种不可描述之物的代名词一样,“众泰的皮尺”已经成为汽车业界对外观抄袭的代名词。
然而这依然不能解释为什么凡是车的新闻,众泰就会出现在评论区。
· 撕裂的中国
中国的发展不平衡,不仅在经济上,也在意识层面,撕裂了整个国家。一边是山寨货可以大行其道,另外一边,却对各个行业“众泰”们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抄袭感到了深深的不屑。简单来说,就是没钱的希望着能买到廉价的面子,而有钱的则希望能看到高贵的脊梁。
这没什么奇怪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罢了。但在互联网变成了地球村,或者至少咱们的内网是个大中国村的情况下,本来相隔几百上千公里,现在分分钟变身键盘侠打遍网络无敌手。众泰,由此而发酵。
· 抄袭来的发展
中国制造的崛起,已经到了民众不光要求量,而且要求质的提升的时候了。可是疯狂“借鉴”各大品牌的外观,众泰却是做到了让人觉得突破底线:只抄面子,不抄里子,而且不是抄一辆两辆,是大量的抄,抄到众泰的设计部门,被调侃为“皮尺部”。
抄袭可耻,但确实有时是有无奈。比如我国电信业的发展,就是靠着最早疯狂抄袭摩托罗拉电话程控交换机起步,到今天有了华为的设备卖遍全世界。这些抄袭是原罪,也是老前辈们背着这个抄袭的锅给我们这代人挣来了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的机会。
看看我国历史,其实建国之初就有抄袭BMW摩托车。再看世界各国,落后之时要奋起直追,无不以抄袭而开始。
但在中国GDP赶超日本的现下,抄也得抄出个样子来。
为什么比亚迪奇瑞等没有被人调侃皮尺部?虽然它们也有外观的模仿,但逆向国外汽车核心技术,甚至真正化为己用,有了自己的设计能力,突破中国汽车工业的瓶颈。这些企业的产品依然为大量国人不屑,但粉和黑们争论的焦点已经主要是在质量是否靠谱上了。反观众泰,其质量则连被人争论的资格也没有。
众泰在评论区屡屡出现,正是它的发展思虑已然与时代相悖,变成一个可以随时拿来黑一下的梗。眼下,有什么车企还能比众泰更适合踩一脚呢?
更多新能源汽车深度经验分享,请关注头条号唯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