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08款凯美瑞空调电阻在哪
丰田凯美瑞车速传感器a一般安装在节气门边上。随着发动机不同的转速负荷,感应一系列的电阻和压力变化,转换成电压信号,供ECU修正喷油量和点火正时角度。假如故障了会引起点火困难、怠速不稳、加速无力等问题。
2. 凯美瑞鼓风机电阻在哪里
驾驶舱后座。 室内温度传感器介绍:室内温度传感器包含:室内温度传感器、室内温度传感器进气管。室内温度传感器采用热敏电阻材料,具有负温度系数特性。一般安装在仪表盘下方,并以空气管连接到空调通风管上,当气流迅速通过时产生的真空将空气引经车内空气传感器。
室内空气温度传感器再将温度信号传输到ECU,ECU通过分析、判断,并发指令给鼓风机控制鼓风机转速,从而达到调节室内温度的效果。
3. 08款凯美瑞空调电阻在哪里
凯美瑞传感器位置如下:
1、氧传感器:氧传感器装在排气管上,是用来监控燃烧后的气体来判断发动机燃烧是不是充分,混合程度是过稀还是过浓;
2、轮速传感器:轮速传感器一般在前轮刹车盘,它主要是收集汽车的转速来判断汽车有没有打滑的征兆,所以,就有一个专门收集汽车轮速的传感器来完成这项工作,一般安装在每个车轮的轮毂上,而一旦传感器损坏, ABS会失效;
3、水温传感器:水温传感器般安在节温器旁边,将冷却水温度转换为电信号,当低温时增加喷油量或者增大点火提前角,高温时防爆燃,推迟点火提前角;
4、进气压力传感器:一般安装在节气门边上,进气压力传感器顾名思义就是随着发动机不同的转速负荷,感应一系列的电阻和压力变化,转换成电压信号,供ECU修正喷油量和点火正时角度。假如故障了会引起点火困难、怠速不稳、加速无力等问题。
传感器功能不相同,所在的位置各有所不同。
4. 08年凯美瑞空调按钮图解
凯美瑞空调使用方法:空调控制区位于中控台中间位置,两边的旋钮是温度高低调节旋钮,温度具体的大小会显示在上面的显示屏上,左边的按钮为前挡风玻璃除雾功能,右边的按钮为后视镜加热开关,雨天行车建议使用,A/C按钮是空调的压缩机开关,打开按钮进行制冷,中间的按钮是空调出风量大小调节按钮,左边减小,右边增大。
5. 08款凯美瑞空调怎么使用
1:按AUTO启动/停止键
2:按A/C键切换质量制热或制冷
3:调旋钮扭动,调整温度
汽车空调四个循环过程:
1、压缩过程:压缩机吸入蒸发器出口处的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把它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排出压缩机。
2、散热过程:高温高压的过热制冷剂气体进入冷凝器,由于压力及温度的降低,制冷剂气体冷凝成液体,并排出大量的热量。
3、节流过程:温度和压力较高的制冷剂液体通过膨胀装置后体积变大,压力和温度急剧下降,以雾状(细小液滴)排出膨胀装置。
4、吸热过程:雾状制冷剂液体进入蒸发器,因此时制冷剂沸点远低于蒸发器内温度,故制冷剂液体蒸发成气体。在蒸发过程中大量吸收周围的热量,而后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蒸气又进入压缩机。上述过程周而复始的进行,达到降低蒸发器周围空气温度的目的。
6. 凯美瑞空调传感器在哪里
凯美瑞配置了自动空调,可直接在中控台的空调控制区域控制温度调节旋钮,然后设定一个需要的温度,按下AUTO按键,自动空调会根据车内外温度传感器的反馈,自动空调的控制单元会自动计算出最合适的温度配比、送风模式、出风量等,快速达到设定的温度。
冬季开启暖风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启动发动机进行预热,等发动机温度指针到中间位置后,再打开暖气空调,同时把空气循环设置为外循环,让车内的冷空气排出车外,等待2~3分钟后,将空气循环设置为内循环即可。
凯美瑞配有双区空调,也就是有两组以上的温度设定按钮/旋钮,按下SYNC按键可以同步调节,就是按开就是调空调一边的温度、风量什么的,另一边也同步调节,不按的话,就是各调各的。
7. 08款凯美瑞空调电阻在哪买
更换空滤凯美瑞空气滤所在的位置在发动机舱的右上方,无需工具,只要用手指就能把空气滤的盖打开,取出旧的空气滤,更换新的就完成了!更换空调滤同样不需要工具,只是空调滤隐藏在手套箱后面,更换的空间比较狭窄,更换的难度会比更换空气滤大,但对于动手能力强的车主,这点不算什么
8. 07年凯美瑞空调电路图
答:这种可能性只有一种,就是你的风向导风板没有到位.有可能是卡了,有可能是堵了,也有可能是坏了.
建议你来回开冷热风,不同方向的风开关一下,看能不能正位.如果不能只能找专业的人了.
9. 07年凯美瑞空调继电器位置
1、安装方向 安装方向如果和继电器耐冲击的方向一致,可充分发挥继电器的性能。建议使冲击方向垂 直于触点和衔铁的运动方向,则可有效改善非励磁状态下的常闭触点的耐振耐冲击性能。安装时,使继电器的触点轴向与地面平行,可以避免触点飞溅物、炭化物落在触点表面, 提高接触可靠性。多组继电器应避免小负载触点位于大负载触点下方。
2、近距离安装 近距离安装多个继电器时,会导致异常发热,一般推荐为2mm间距。近距离安装有极性或磁 保持继电器会影响动作电压。
3、外壳安装继电器,不能取下外壳先安装、为防止松动、破损、变形,请使用弹簧垫圈。拧紧力矩请在0.5~70N·m 范围内。
4、插入式继电器插入强度建议为40~70N。
5、满足同样负载要求的产品具有不同的外形尺寸,根据所允许的安装空间,可选用低高度或小安装面积的产品。
6、汽车继电器的安装方式有PCB板式、ISO插座安装式、ISO 280插座安装式和外壳固定、卡 装安装方式。对体积小、不经常更换的继电器,一般选用PCB板式,对经常更换的继电器,选用插座安装方式。对主回路电流超过20A的继电器,一般选用插座快速连接式,防止大 电流通过线路板,造成线路板发热损坏(短期工作继电器除外)。对体积大的继电器,可 选用外壳安装式,防止在冲击、振动条件下,安装脚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