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三的成语故事
经查阅,古代三起三落的人物比较多,最著名的应该是苏轼。
一起:步入仕途。1057年考中进士后,苏东坡第一个职务是陕西风翔府判官,从八品,干了将近3年。被召回朝廷后,他任职史馆(国家图书馆)。神宗熙宁四年(1071),下派到杭州做通判。然后到密州任太守(1074)。后来又转任徐州太守2年,湖州太守3个月。
一落:大难临头。1079年,因为“乌台诗案”,苏东坡被关在御史台审讯130天。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产生了新党与旧党之争。苏东坡反对变法,站在旧党一边。被贬黄州。
二起:东山再起。1085年4月,宋神宗驾崩,年仅l0岁的哲宗继位,皇太后摄政,尽废王安石变法,史称“元祜更化”。任用司马光为宰相,也使苏东坡青云直上。先任登州太守,到任5天就被召回京城,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短短17个月时间,苏东坡从戴罪之身的从八品升到正三品。
二落:知难而退。太后和司马光全盘否定王安石的新法,苏东坡坚持原则,反对全盘否定。因与太后和司马光政见不合,苏东坡觉得不开心,一再主动请辞外放。出任杭州太守1年零7个月。
三起:再回朝廷。苏东坡1091年3月回朝,当了7个月的吏部尚书,然后出任颍州、扬州1太守,再任兵部尚书1个月、礼部尚书9个月。
三落:一贬再贬。1093年9月,太后驾崩,18岁的哲宗亲政。变本加厉打击元祜党人。先把苏东坡降为定州太守,赶出京城:上任1个月又被贬到遥远的惠州,在那里住了2年零6个月;再贬,被贬到更远的儋州。这就是苏东坡三起三落、跌宕起伏的人生。
2. 关于三的成语大全
文艺两字词有:绚烂 矫情 真淳 旖旎 明媚 颓败 迷离 隐忍 文艺三字词有:允渃伊 澜瑾芸 彼岸殇 花自落 水自流 安若兮 文艺四字成语有:枯黄离散 、旧年惆怅 、年华转瞬 、提笔忧伤、粉妆玉砌、银装素裹、冰清玉洁
1、绚烂 读音:[xuàn làn ]释义:绚烂就是浓烈繁华,绚丽多彩。绚烂是“内极才情,外周物理”的表现,是“铺锦列绣”,“错彩镂金”的铺陈2、真淳 读音:[zhēn chún]释义:真率淳朴。 宋 俞文豹 《吹剑一录》:“ 老子 曰:‘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谓其真淳如赤子尔。” 元 文逢原 《荆山璞赋》:“信太和之精粹,钟元气之真淳。” 秦牧 《艺海拾贝·两只青蛙》:“ 元好问 的‘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就都是力主创作应以天然和真淳见长的。”3、旖旎 读音:[yǐ nǐ]释义:旌旗随风飘扬的样子,引申为柔和美丽,多用来描写景物柔美、婀娜多姿的样子。用来比喻女子美丽。亦有一点点雄伟的意思。4、枯黄离散读音: [kū huáng lí sàn]释义:时间让泛黄的回忆全部渐渐褪去,把当年的惆怅吹散5、银装素裹读音:[yín zhuāng sù guǒ]释义:指雪下过之后的场景或冬天雪后的美丽景色,一切景物都被银白色包裹。(形容雪后一片白色的世界。)6、冰清玉洁读音:[bīng qīng yù jié]释义:清:干净,清澈,清明;洁:洁净,纯洁;像冰一样清明澄澈,玉一样洁白无瑕。比喻人品高尚、纯洁,做事光明磊落。冰清玉洁又作“玉洁冰清”。
3. 有三的成语故事
井底之蛙
讲了一个浅井的虾蟆和东海之鳖的故事。一日,一只浅井的青蛙见到一只东海大鳖,便兴致勃勃地对它说:“我可快乐啦!出来就在井栏边跳来跳去,进去就在井壁砖缝中休息;跳入井中,水就泡着我的两腋和腮;游到浅处,泥汤就没了我的脚。我独占一井之水,螃蟹和蝌蚪都没法跟我相比,你何不也下来看看?”
东海之鳖来到井边,左脚还没进去,石膝已经被卡住了。东海之鳖慢慢退了出去,然后对这只浅井青蛙讲述了大海的样子:“用千里之遥这样的字眼儿,不足以说明大海的广阔;用千仞之高这样的词,不足以量尽它的深度。大禹时十年九涝,海水没显出增加了多少;商汤时八年七早,海水也并不见减少多少……”浅井的青蛙听得目瞪口呆,惊恐万分,茫茫然若有所失,它何尝想到还有比它的一方水井更大的世界呢
4. 有关三的成语和故事
今天让我们通过4个成语,3首诗,2个典故,1个男人,走进才女谢道韫悲情的一生。
咏絮之才
谢道韫出生在东晋典型的名门望族——陈郡谢家。其父亲是安西将军谢奕,其弟是东晋名将,淝水之战的重要人物谢玄。除此之外,她还有一个很出名的叔叔,东晋名相谢安。在众多谢家儿女中,谢安最喜欢谢道韫,元稹谓之:谢公最小偏怜女。
谢安跟现在大多数亲戚一样,就喜欢问小辈问题。但不一样的是,现在的亲戚都问些没有营养的问题,诸如:现在工资多少啊?有女(男)朋友了吗?
谢安不一样,毕竟是宰相,问这些问题不符合他的身份,但他又喜欢问小辈一些问题。有一次,一大家子又聚在一起轰趴,看着外面雪花飘飘,谢安就问到:这飘飘洒洒的雪花像什么?
谢安的侄子谢朗说“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听了后摇摇头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听后,高兴的不得了。这精妙的比喻也受到后人的一致喝彩。谢道韫因此成为古代才女的典型代表。
这个有趣的故事摘录自《世说新语》,众多人认识谢道韫也是因这句“未若柳絮因风起”。后来这个故事和蔡文姬辨琴弦的典故一起被写进《三字经》: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
“咏絮之才”这个成语,也由此诞生,用于赞美有才华的女子。
天壤王郎
虽然谢安没有问小辈耍朋友了吗,但是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谢安比谁都上心。这不转眼间谢道韫到了可以婚嫁的年龄了,谢安马上在全国范围内为谢道韫挑选如意郎君。
谢道韫,宰相的侄女,又是才貌双全、名满天下的奇女子,不用想都知道当时多少人想攀上这根高枝。但一般的登徒浪子肯定不行,必须才华、相貌、人品缺一不可。经过好一番筛选,最终晋级总决赛的只剩下王羲之的两个儿子——王徽之和王凝之。
王徽之就是那个,半夜睡不着觉,雪夜访戴:乘兴而去、兴尽而归、何必见戴的王子猷。当时看是很随性,这点应该随他父亲王羲之。王羲之当年在东边的床上露出肚皮看书,被郗鉴(chī)相中招为乘龙快婿。
然而谢安不是郗鉴(chī),所以并没有因此而欣赏王徽之,反而认为王徽之如此随性散漫,对待感情也未必有责任心,自己最喜欢的侄女不能做这样的赌注。所以只得把王徽之删除。那么顺理成章,谢安为谢道韫觅得的如意郎君就是王凝之。
王凝之虽然也出生名门,但在王谢两家众多优秀子弟中,未免太过平庸,也许跟其他人比,王凝之是王者,但在王、谢家族里面,他就是一个渣渣。除了书法造诣尚可,对诗文一窍不通。谢道韫和他不是一路人,因此谢道韫产生了极大的心理落差。
有一次,谢道韫在吟咏自己的《泰山吟》“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让王凝之评价一下,王凝之半天憋出一个字:好!谢道韫再问好在哪里?王凝之就只会用这那的话搪塞,说不出个所以然。谢道韫内心更加失望。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复非匠,云构发自然。
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回到娘家,谢道韫老是抱怨,谢安听了过后,就问到:王凝之也算一表人才,又是王羲之的儿子,有这么差吗?谢道韫直接回答:我都没想到天下间居然有王凝之这种人。
这个故事同样被记录在《世说新语》中,原文是:“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则有封、胡、遏、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天壤王郎”的成语由此而来,表示对丈夫不满意。
将门虎女
虽然王凝之诗文不行,好在人品还是不错,对谢道韫也很好。俗话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既然嫁给王凝之了,就好好过日子吧,平平淡淡才是真。况且王凝之长得还是一表人才的。谢道韫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如果就这样两人平平淡淡白头到老,也算是一种真实的幸福。
可是也许是发现自己与夫人的差距越来越大,在外应酬与人聚会交流,全靠谢道韫旁征博引、引经据典替自己解围,谢道韫越有才,王凝之就愈发显得平庸。所以王凝之逐渐躲进了自己的乌龟壳里——开始信奉五斗米教。
东晋末年,孙恩、卢循叛乱,祸及全国,不久,叛军攻陷了会稽周边,兵锋只指会稽。当时的会稽县守将正是王凝之,不仅不组织军队阻击叛军,甚至不相信同样信奉“五斗米教”的孙恩会叛乱。等到叛军攻到会稽城下,王凝之才相信孙恩叛乱了。此时组织军队积极抵抗也是来得及的,但是王凝之居然拿着香和黄符跑进神殿去向道祖借神兵。
很显然,叛军轻松攻破会稽城池,而王凝之借的神兵一个也没到。城破之后,痴迷于五斗米教的王凝之居然觉得孙恩不会杀他,因为他们都信奉五斗米教。
可惜孙恩不这么想,孙恩想的是,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所以王家子弟无一幸免,全部死于非命。
接到噩耗的谢道韫来不及悲伤,从容镇定地带着女仆迎战,亲自提剑杀敌,手刃数人之后终因寡不敌众,被俘,此时她还抱着只有三岁的外孙刘涛。
孙恩要杀掉刘涛,谢道韫对孙恩厉声呵斥道:事在王门,何关他族?必欲加诛,宁先杀我!
不愧是将门虎女,其铮铮傲骨可见一斑。
孙恩对谢道韫的才华和名声素有耳闻,今日又见她如此临危不惧,顿生敬仰之情。便将谢道韫祖孙二人安全送回会稽。
从此谢道韫寡居会稽,归隐山林,闲暇时间写诗著文,过着平静的隐士生活。但可惜的是其诗文大多遗失,留存至今的不过《泰山吟》、《拟嵇中散咏松诗》和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
遥望山上松,隆冬不能凋。
愿想游不憩,瞻彼万仞条。
腾跃未能升,顿足俟王乔。
时哉不我与,大运所飘遥。
林下风气
这一战后,王谢两家的同辈子弟相继去世,就连弟弟谢玄也病故了。
谢玄在世时对自己的姐姐极为推崇,时常赞美自己的姐姐。当时可勉强与谢道韫一比的女子只有同郡的张彤云,论家世自然没法和谢家比,论才情差可比拟。
张彤云时嫁江南四大家的顾家。当时有一个叫济尼的名士,与王、顾两家交好,于是有人便出来搞事情问济尼:谢道韫与张彤云谁更好一些?济尼说道:“王夫人神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有闺房之秀。”
林下风气指“竹林七贤”之风骨,旷达洒脱的精神气度。“神清散朗,林下风气”可谓对谢道韫的极高评价。放眼中国古代历史,才女尚可罗列,但能当此评价的惟有谢道韫一人。
谢道韫归隐会稽后,清心寡欲,寄情山水,终生再未改嫁。
时年平定孙恩之乱后新任的会稽太守刘柳,早就听说了谢道韫跌宕起伏的前半生,一到任便过来向谢道韫请教学习。
谢道韫从此便开始了在青纱帐里讲学的日子,听她讲学的不仅有刘柳,还有其他慕名而来莘莘学子。她皆不遗余力倾囊相授,韩愈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她虽然并未收徒,亦不肯以师者自居,却可称师也!
《世说新语》记载:数年前,谢道韫年少时,谢安曾问她:《毛诗》中何句最佳?谢道韫道: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出自《诗经·大雅·嵩高篇》。
谢安大赞谢道韫雅人深致。
有人说谢道韫晚景凄凉,试问这样的人生,哪里凄凉?
谢道韫虽遭逢变故,孀居孤独,却依然神情散朗,不改当年雅人深致,林下风气更胜从前。
“未若柳絮因风起”,当年因一句诗名动天下,也因此开启自己悲情的一生。不知晚年的谢道韫看着漫天飞雪,再次吟起这句诗时,内心是怎样的一种情感,也许在经历了这么多事情后,她的内心早已心如止水。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若是谢道韫出生在平凡人家,也许能有一个简单快乐幸福美好的人生。但可惜她终究是谢家女儿,错嫁一生,便只剩下了无穷无尽的叹息:时哉不我与,大运所飘遥。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纵观古代才女悲情人生的背后,都有一段或者多段失败的婚姻。蔡文姬是这样,班昭是这样,李清照是这样,谢道韫更是如此。
但这些悲剧均是封建社会制度导致的,在自由和谐的今天,我们要敢于追求自己心中所爱。遇到了,爱过了,才是酣畅完整的人生。
5. 关于三的成语故事20字
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 史,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它们就像一个个顽皮活泼的孩子;就像一个个快乐的精灵;就像一幅幅跳跃的画;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国汉字简短故事,供大家参考。
中国汉字简短故事1
在第五组课文中,我们小组讨论了有关“汉字”的知识。通过调查,我们知道了汉字是中国的独创文字,也具有悠久的历史。汉字的功能也数最神奇的,一个字可以代替很多种意思或动作,而一种意思或动作也可以用许多个字来表示。而为了能更方便更幽默地表达一种意思,人们通常用“谐音歇后语”。
一次过年,伯伯帮奶奶挂灯笼。我也想挂,伯伯就教我。他先做了一遍后,对我说:“你就外甥打灯笼——照旧就行,保证能挂上。”我奇怪地问:“什么是外甥打灯笼——照旧?我又不是您的外甥。”等我把灯笼挂好后,伯伯给我解释:“外甥打灯笼,不照舅舅还能照谁呀!这是用谐音,把舅舅的‘舅’字换成了陈旧的‘旧’。”伯伯又说:“提到谐音,其实它在四字词语上给广告帮了很大的忙,有些广告就用它来宣传。如:换燃一新是燃气公司的;默默无蚊是推销电蚊香的;有杯无患是推销杯子的等等……”“哦,”我说,“原来汉字真神奇,用处真多呀!”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中国汉字的用途和知识无边无际。做为一个中国人,就应该学会并牢记它,才能很好地继承中国文化并发扬光大。
中国汉字简短故事2
今天是要采访汉字的一天,记者们早早的就带着自己的摄像机、话筒和照相机飞快地奔向市中心广场。
汉字嘉宾们出场了,记者们纷纷挤向前去采访“汁”这个字。有的人问:“怎么那些人都说你身上的点最多?”“汁”却说:“你等到我上台发言再来问我吧。”话音刚刚落,主持人就说:“现在有请杰字来说说他带来的字谜吧。”杰字上台了,他说:“四个人搬木头,猜一个字。”台下有人说了:“是杏字”“杰”摇了摇头,然后又有人说:“杰”。“杰”点了点头,马上走到那个人面前,给了他一张亲笔签名的纸。紧接着“交”又上场了,他给大家出了个难题:“一口咬定,打一个字。”大家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突然有一个人站起来说:“哈哈,太简单了,是交。”大家一看还是刚才那个人。“交”也鼓掌说:“太厉害了,这么难的题都能答出来。”最后出场的是“汁”这个大名人。他刚上场就给大家出了个大难题,是:一字十三点,难在如何点。这个题呀,可把大家给难住了,大家左顾右盼、前思后想就是想不出来。“汁”突然发话了:“不是有人问我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点吗?上个题不就是答案吗?你们仔细想想。”“哦!”刚才问“汁”的那个人突然明白了:“一字十三点,难在如何点,不就是汁吗?怪不得人家都说‘汁’的点多呀!”大家都笑了,真是一个有趣的采访会!
我从汉字里学到了很多东西,汉字太有趣了,我以后要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
中国汉字简短故事3
它,在长城脚下出生,在故宫中成长,在一代又一代的手中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它,见证了我们这个民族一次又一次的分久必和;它,记录了一个又一个朝代的天灾人祸,歌舞升平。在外国人的心目中,它是神秘的秦兵马俑,是威严的故宫;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它是孔子忧虑的眼神,是李白笔下的不巧,究竟是什么有如此大的魔力呢?没错,它,就是中国的汉字。
在我眼里,汉字绝不是没有生命的符号,它是最有色彩、最有感情、最有气味的的。如“明亮”这两个字,你会感觉到光线充足,亮亮堂堂。而“黑暗”仿佛马上让你进入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一见“森”字眼前便有许多树,一见“众”字眼前到处都是人;而“愁”字使人生忧,情绪低落,“乐”字使人想笑,心情愉快……这些由笔画组成的美妙图画,这些由横竖撇那组成的字,就犹如一个个活泼可爱,有着独特性格的小精灵,让我怎么不喜欢呢?
它,像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精灵,跳动在方格纸上,谱出一曲曲动人的汉字之歌;像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流过笔尖,顿时,一篇佳作油然而生。汉字每前进一步,都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心血!
中国汉字简短故事4
拼,一生无悔;搏,万世精彩!
枭雄拼搏,统八荒而成霸业;百姓拼搏,求安宁而处和谐;我们拼搏,逐梦想而战辉煌!
进入高中校园,映入眼帘的则是一块石碑,刻道:‘拼搏’,强劲有力,促人上进;进入高中学习,立刻面临的则是一座大山,名曰:‘拼搏’。拼搏是每个高中生必需的,因为,只有拼搏了,才知道自己是谁;只有拼搏过,才知道自己不足;只有拼搏后,才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风华正茂的我,搏青春,搏时光,搏胆量。我的青春里没有放弃,只有奋斗拼搏!背起梦想,踏着力气,昂起头,大步向前,去拼,去搏!‘搏’我的年度文字。
‘搏’在我这个高中生的日常学习中无处不在。贾宝玉搏封建制度而弃权贵,祥林嫂搏顽固思想而牺生命,桑地亚哥搏鲨鱼而显人性;太白搏而对酒当歌,子而寄情寓物,乐天搏而闻曲伤怀,义山搏而怀古伤今;孟子说梁惠王以仁政搏天下,荀子劝天下人以学习搏明智,贾生过秦王朝以暴政搏民心。搏,我的年度汉字。
‘搏’使人充满激情,斗志昂扬,高傲地面对‘敌人’。生物学家达尔文搏神创论,才有了今天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物理学家牛顿搏旧理论,才有了现在的‘牛顿定理’;居里夫人搏身体病魔,才发现了化学元素‘镭’。搏,我的年度汉字。
‘搏’体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世界的凝聚力。世界人民共同搏‘埃博拉’,挽回千万人生命;全中国人民搏‘天津大爆炸’,书写中华民族辉煌篇章;中华民族搏‘侵华伤痛’,振兴大中国!‘搏’展现了一代人的风采,也激励着后人。‘搏’我的年度汉字!
搏风采,搏辉煌,但,有人却搏名利,搏荣誉……
中国汉字简短故事5
一个字,一种情绪;一个字,一年记忆。每个人在每一年里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这些事情有的让人开心,有的让人气愤,有的让人痛苦……各不相同。而我在这一年里经历的事情,如果用一个汉字来概括,那就是拼搏的“搏”了。
今年七月份,我从六年级升到了初一,成为了一名中学生。到学校报到后,我们开始了为期七天的军训。
军训的第一天,我们满怀激动地穿上军训服装,一大早便来到了学校,和同学聊着天。不一会儿,我们就在老师的安排下,在学校操场站好队。教官一来到,便开始做自我介绍,还讲了一些军训的要求。接着,军训便正式开始了。我们在教官的指导下练习各种各样的动作,虽然累的满头大汗,但在这其中也有很多的乐趣,令我们忘记疲惫,开怀大笑起来。一天的军训很快结束了,大家看起来都很高兴。可是,到了第五天,情况就不像前几天这样了,教官加强了训练的强度,对我们的要求也更严格了。同学们无不汗流浃背,一个个叫苦不迭,抱怨连连。可教官对我们说:“和你们相比,我们军队的训练更累、更严格,但我们没有抱怨,坚持不懈,努力拼搏,现在不也适应军队生活了么?”我想:是啊,只要我努力拼搏,还能有什么事办不成呢?后来,我不再怕累,一心只想着坚持与拼搏,最终,我获得了“军训标兵”的称号。
从此以后,“搏” 这个字便成了我的信念。
今年暑假时,我去参加了一场跆拳道比赛。到场地旁边检录时,我发现我的对手身高和我差不多,但级别比我高,我稍微有些紧张,害怕会输掉。上场后,我尽量克服紧张,把比赛当成平时训练。每当我自己被对手踢到手或胳膊,感到疼痛时,我尽量不去想它,一心只想着坚持和拼搏,努力发挥出我的最高水平。最终,我在这届比赛中,凭借我的信念与信心,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从此,我更加坚信努力拼搏便可战胜一切困难。
中国汉字有许许多多,我之所以选择“搏”这个字来当我的年度汉字,是因为我认为这个字代表的意思是拼搏,不服输,而我这一年里经历的事情也恰恰是这样,所以,我觉得“搏”这个汉字最适合我。我以后也会继续“搏”下去。
6. 有关于三的成语
气势磅礴
qì shì páng bó
【解释】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形容气势雄伟壮大。
【出处】秦牧《古战场春晓》:“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气势磅礴的一页。”
【结构】主谓式。
【用法】用作褒义。可用来形容文章、诗篇、山水等。一般作谓语、定语。
【正音】磅;不能读作“bànɡ”。
【辨形】礴;不能写作“薄”。
【近义词】气吞山河、气贯长虹
【反义词】有气无力
【辨析】~与“气吞山河”有别:~着眼于气势;多形容气势雄伟;常用来描绘山、水的雄伟气势;“气吞山河”着眼于气魄;多形容气魄宏大;常用来描绘人;包括人的气概和声音。
【例句】
(1)~的万里长城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2)万里长城盘踞于群山之巅;雄伟壮观;~。
7. 带有三的成语故事
八面威风
元朝末年,封建朝廷愈加腐朽,各地农民纷纷举起义旗,反抗元朝的统治。这时朱元璋已经领兵攻下安徽和阳,准备继续南下。
在过年那天,他与大将徐达,同乘一条小船,从长江北岸渡过长江。船主是对老夫妻,船夫知道船上坐着的是大名鼎鼎的朱元璋,便高声喊看号子向他庆贺说:“圣天子六龙护驾,大将军八面威风。”
朱元璋明白这是祝贺帝王的话,心里非常高兴,便和徐达轻轻地踢着脚,互相表达庆贺之意。
后来朱元璋统一全国,建立了明朝,他成为历闻名的皇帝明太祖。明太祖找到当年的船夫,给了他封赏,又将他那只小船涂上朱红颜色,表示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