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ini汽车底盘解析
mini底盘最小离地间隙是在130毫米。汽车最小离地间隙是指汽车在满载(允许最大荷载质量)的情况下,其底盘最突出部位与水平地面的距离,以前硬性规定必须在150毫米到160毫米之间,现在取消了这一规定,但是普通轿车的最小离地间隙一般在110毫米到150毫米之间。
关于最小离地间隙,在以前的标准中,对最小离地间隙是有规定的:大概在150~160mm之间,但现在的标准取消了这项硬性规定最小离地间隙。最小离地间隙越大,车辆通过有障碍物或凹凸不平的地面的能力就越强,但重心偏高,降低了稳定性;最小离地间隙越小,车辆通过有障碍物或凹凸不平的地面的能力就越弱,但重心低,可增加稳定性。
2. 哪款mini车底盘高
五菱迷你的底盘高。
五菱宏光mini是五菱集团旗下的一款微型电动汽车,这款车的轮距为1940mm,尺寸分别是2917mm、1493毫米、1621mm。五菱宏光mini是一款单电动机车系,其电机是后置摄像头的,因此这新款车也是后驱的,并且新款车运用了磷酸铁锂电池。
3. 宝马mini底盘结构图
全新一代MINI是基于宝马UKL平台开发的首款车型,底盘代号F56
4. mini底盘图片
应该在离地间隙139mm
5. minicooper底盘
最近入手了一辆Mini Cooper S,谈谈感受。
先说明下,我买的是一辆二手车。买来的时候已经开了2年多一点,行驶了2.8万英里(4.5万公里),carfax无事故无损伤,车况很新,只是挡风玻璃上被小石子砸了个坑。因为这辆车是本地有个宝马dealer从今年开始不做Mini了,有几十辆之前Lease出去又回收来的Mini车型,当时也是试驾了几辆车以后挑了这辆车况最好的,开起来还有很明显的新车感。
买这辆车因为她是老婆的dream car,但其实它也是我一直以来的心头好,
除了这次试驾了几辆不同的Mini以外,我以前也开过不少Mini,也都是最经典的Hardtop或说Hatch两厢两门车型。刚来美国的时候,用Zipcar,就有开过一辆敞篷版Mini Cooper S。当时这款车的驾驶乐趣和设计感就给我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16年夏天在德国,出行常常依靠宝马的DriveNow。因此也开过两三辆不同的Mini Cooper和Cooper S,有手动挡也有自动挡的。
2014年以后的第三代Mini,其实在驾驶风格上是与二代Mini有明显的改变的。
二代Mini的转向更贼更准,悬挂也更硬,车身也更短,虽然动力小一点,但是整个车给人的感觉要更敏捷、更活泼,弯道尤其明显。
到了这代Mini,虽然悬挂仍然远比家用车要硬,但除了上代的硬和厚实以外,也多了几分柔韧,悬挂行程也有所增加。对于颠簸的路况,舒适度提高了不少。但同时安定感也稍差了一点,悬架的动作会多一点。而转向的手感也随着改变,转向比变大,虚位增加,粘滞感增加。
二代Mini可以说是低速驾驶乐趣的教科书级选手。在相对拥挤的城市中走街串巷,它给人的驾驶乐趣甚至是售价贵几倍的车都很难相比的。
到了这代Mini,这种特性其实被削弱了。它仍然是一辆有驾驶乐趣、让人爱去开它出去、甚至专门开它出去的车。但是不太会“越开越觉得好玩儿,不知不觉绕着城市转了一大圈”了。再像之前那样大油门攻弯是会让人觉得有一点累的。
当然有所失必有所得。这代Mini日常通勤的舒适性有所提升。虽然仍然是很偏硬的类型,但舒适性可以接受,多出来的这点韧性让过分的硬冲击不再存在,高速巡航也让人觉得更稳、更轻松,开长途握方向盘也不会太累。而增加的十几公分长度,更让Mini的后排从完全不可用变成了勉强可用(是的,哪怕是两门的Mini,个子不太高的成年人也还是可以在后排应急一下)
考虑到在Mini的第一大市场美国,不管购买Mini是为了设计还是驾驶乐趣抑或兼而有之,大部分人都仍然需要用它通勤,那么高速巡航时的舒适性就无法忽视。而在Mini的第二大市场中国,绝大部分Mini消费者都是只追求设计的女性用户,把车调软调轻,也是顺理成章的投其所好了。
改变后最终的效果就是,Mini不再那么极致,而是更均衡。它仍然远比常见的注重运动性的家用车比如GTI更有驾驶乐趣,有更好的弯道性能,以及相应的更差的舒适性。但它不再只是一辆纯周末玩乐车了,而是像野马、牧马人一样,虽然充满个性,让人爱不释手,但也可以胜任日常需要,作为家庭第二辆车、或者单身人士甚至年轻情侣的唯一一辆车都是没有问题的。
对于一台小型车来说
,它的底盘素质绝对是越级的,跟大部分紧凑型车相比也不落下风
。要知道大部分紧凑型车都还是扭力梁后悬呢,它却是多连杆。相比我家另外一辆二代Prius,它在高速上的稳定性、安定性反而要好的多。遇到颠簸的时候虽然冲击要硬一些,但悬挂更能拉得住车身,也让人感觉更厚实。(当然,要论动力平顺性就不是Prius对手了,这个6at还是比zf的纵置8at差了不少,隔音也明显没有Prius好)
这一点跟Smart有巨大的不同,Smart虽然是奔驰子品牌,但即使新一代的ForTwo大幅改进,即使只是低速行驶,行驶品质也明显落后于大部分小型车。高速上就更不用说了。
更何况,Mini的内外饰也比Smart好了太多。三代Smart大幅改进以后,内饰不再让人觉得简陋了,是有一些可爱的感觉的。但整体上仍然是廉价车的氛围。而Mini的内外饰是配得上它轻奢的定位的。虽然用料其实很普通没什么档次,但很多细节,中控下方的拨杆、彩色氛围灯和显示屏轮廓灯,圆滚滚的后视镜、仪表盘、显示屏,都体现出很强的设计感,漆面、缝线等各处做工比上一代有明显进步,与豪华品牌入门车型相比也不落下风。它很可爱,但并没有玩具感,会更“精致”和“酷”一些
。
坐在Mini的驾驶位,能看到一点发动机盖的隆起,再配合无框车门、Cooper S不错的动力和相当不错的操控,其实挺有小跑车的感觉
。天气好的时候打开天窗,也可以跟着加州阳光一起去兜风。而它的坐姿又比跑车舒适多了。
唯一有些掉价的,是Mini的隔音
。其实无论是底盘、轮胎还是Cooper S上那台宝马B48发动机,本身噪音水平都是完全合格的。但无奈Mini的车门虽然厚重,开关门手感很好,却没有填充任何隔音材料,在高速上或者吵闹的市区中车内是比较嘈杂的,放在普通小型车里面也不算好的。
它跟我那辆普锐斯的感觉正相反。普锐斯是一款设计的尽量减少存在感的车,省事省心省力,Mini却是尽量增加存在感,开起来会调动更多的注意力。日常通勤我还是更爱开普锐斯,但周末就只想开Mini
。
音响也多说一句。Cooper S配备的是12扬声器的哈曼卡顿音响。名堂挺唬人,不过这音响只是低音素质不错,但解析力太差(还不如丐版prius),高音也不好,架子鼓的声音底鼓很有力也很干净,但镲片就嘈杂到没法听了。跟beats差不多,吓唬吓唬唯低音炮论的美国人还可以,听听比较简单的人声也不错,但复杂点就驾驭不了了。可能也跟空间小有关系。
另外这车挺费油的,加上用premium油,每公里燃油成本超过prius一倍。
不过不管怎么说,Mini Cooper S总体上综合动态和静态素质都不错,卖一个比平价品牌中型轿车还要贵一些的价格,我觉得也挺合理,并不存在什么“智商税”。实用性虽然不如后者,但它带来的满足感远远超过,不但讨好“外貌协会”,也讨好像我这样喜欢车的人。而且对于追求驾驶乐趣的车迷来说,这可能也是最容易得到老婆支持的选择了。
相比之下,Mini Cooper倒是有些不划算。动力差点倒无所谓。但那台三缸发动机的抖动、杂音和毛刺感实在是太严重了,教科书式的“三缸拖拉机”,极大的破坏了原车的氛围,甚至我老婆一个完全不懂车而且向来不舍得多花钱的人都感觉到发动机太差,坚定的支持了上Cooper S的选择。这其实也是换代后最让人失望的地方。上代Mini的Cooper可也是很讨人喜欢的,动力弱点,但并不影响品质。
当然,在国内的话,Mini One便宜了8万多块,只用十几万就能让老婆开心好长时间,也不能更值了。
6. mini cooper 地盘结构
Cooper车型是mini最经典的款。
MINI Cooper采用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四缸16气门的发动机排量为1.6L,虽然车身较轻,但如果想追求运动激情,动力还是略嫌不足。
0—100km/h的加速时间为9.2s,虽然成绩不错,但爆发力不明显.MINI Cooper装备的是四轮独立跑车化悬架系统,以及后轴多连杆悬架系统,提供了极为优越的道路操控性。
7. mini汽车底盘代号
是2016款的MINI ONE 1.2T MT,底盘代号F56
它已经是自2001年新世代宝马旗下的MINI复活之后的第三代车型了
8. 宝马mini底盘解析
五菱宏光MINI EV的车底下方均没有安装护板,底盘平整度表现一般,对主电源线及信号线插接器的保护并不是很到位。
该车电动机直接与后桥差速器相连,在节省成本的同时,动力传递更高效。电机的最大功率是20千瓦,峰值扭矩是85牛米。
该车前悬架采用的是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制动系统采用了单活塞制动卡钳和刹车片的硬件组合。
五菱宏光MINI EV该车后悬架采用的是多连杆非独立悬架,制动系统采用鼓式刹车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