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维护技术标准》(试行)
前 言
新能源汽车(含智能网联汽车)源于传统又超越传统。新能源汽车的众多功能越来越被国人所关注,尤其发发安全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随着大量新能源汽车投入市场,对传统发发企业提出新的挑战。目前,行业管理部门对新能源汽车发发企业没有另行规定准入条件。因此,在发发技术、设施设备、发发场地、管理制度等方面还不适应发发新能源汽车的要求,在发发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
(汽车发发网 原创 https://www.185885.com/)
为规范新能源汽车发发企业的经营行为,杜绝由于发发技术不掌握,操作不规范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的危害,上海市汽车发发行业协会于2018年3月份成立了“新能源汽车发发专业委员”,同时聘请了新能源汽车发发专家。
新能源汽车发发专业委员会根据协会要求,在组织有关专家对新能源汽修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新能源汽车维护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
通过各单位讨论和研究,及时发现《新能源汽车维护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存在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补充和完善,使其更符合实际,为确保新能源汽车发发质量奠定基础。
新能源汽车发发范围及其规范术语
1.范围
本市从事新能源汽车发发的各类修理厂(品牌4S店)以及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培训院校、教学机构。
《新能源汽车维护技术标准》(试行),规定了新能源汽车日常保养、一级保养、二级保养的周期、作业内容和技术要求。
《新能源汽车维护技术标准》(试行),适用于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的电动部分也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使用本标准请注意上述文件的时效性,如与最新的国标有差异,以最新的标准为准。
新能源汽车维护技术标准(试行)
1. 维护分类
电动汽车保养周期根据营运及非营运电动汽车的使用频率进行区分,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电动汽车保养周期
序号
发发类别
营运电动汽车
非营运电动汽车
技师技能要求
1
日常维护
每个营运工作日
--------
三类技能
2
一级维护
(5000~10000)公里或者1个月
(5000~10000)公里或者6个月
二类技能
3
二级保养
(20000~30000)公里或者6个月
(20000~30000)公里或1年
三类技能
4
诊断发发
更换高压系统总成部件(如控制模块、高压空调压缩机等)。
发发仅限于蓄电池内独立部件更换(如高压蓄电池单元格)。
高压系统部件外观损坏、变形严禁发发更换,应报备相应主机厂。
二类技能
*维护作业间隔里程/时间,以先到者为正。
2.日常维护
以清洁、调整和安检为主要作业内容的车辆维护作业,如表2所示:
表2 车辆维护作业
序号
日常维护
常规系统
电动系统
备注
1
清洁
车身(车窗等)
高压部件相关风冷过滤网
如有采用压缩空气吹扫或使用工业级吸尘器除尘
2
调整
常规工作介质
(油、水、电、胎压等)
高压工作介质(制冷剂、冷却液、高压蓄电池的电量等)
运动部件润滑
(如门窗铰链)
电动传动系统零部件润滑
3
安检
底盘
(制动、传动、悬挂、转向等)
驱动电机及控制器工作状态检查
任何高压警示,立即停用处理!
(警示灯见《电动汽车常见图标》,未注项目参照产品使用说明)
电气
(灯光、照明、信号等)
仪表指示灯检视
电动机运转状态
动力蓄电池中通、电动辅助系统
3.一级维护
3.1 常规系统一级维护
3.2 高压系统一级维护
以清洁、润滑、紧固、调整和仪器检测为主的维护作业,应由二级技能技师执行。
高压系统一级维护项目及要求,如表3所示:
表3 高压系统一级维护项目及要求
序号
作业项目
作业内容
技术要求
1
驱动电机
驱动电机冷却液的液位和浓度检查
检查驱动电机冷却液的液位和浓度,必要时添加冷却液和校准冷却液冰点
液位在指示刻度范围内,冰点根据厂家规定的要求操作校准
驱动电机安装支架
目视检查驱动电机外观与安装支架
驱动电机外观无裂纹无破损,安装支架无歪斜开裂等故障现象,支架固定螺栓扭矩符合出厂标准
2
动力电池
动力电池系统(设备)冷却风道滤网
拆卸、清洁、检查滤网
清除积尘、如有损坏或达到产品说明书要求更换条件的,更换滤网
动力电池系统状态
用专用动力蓄电池维护设备(或外接充电)对单体电池一致性进行维护
动力蓄电池系统中电池单体一致性应满足产品技术要求
动力电池系统SOC 值校准
采用动力蓄电池专用诊断设备(或外接充电)对系统SOC 值校准
系统SOC 误差值小于8%
动力电池安装
目视检查动力电池外观与安装支架
动力电池外观无裂纹无破损,安装支架无歪斜开裂等故障现象,支架固定螺栓扭矩符合出厂标准
外接充电互锁
外接充电检查
当车辆与外部电路(例如:电网、外部充电器)连接时,不能通过其自身的驱动系统使车辆移动。
发发开关
手动检查发发开关
确保可靠安装并清理表面灰尘
3
高压控制系统
整车高压系统故障检查
用专用诊断仪检查车辆高压系是否报故障,并对故障实施解除相关作业
高压系统无故障
高压线束连接器紧固
目视检查、紧固
连接器接触面无过热、烧蚀等现象,紧固扭矩满足技术要求
高压绝缘状态
使用绝缘表(500V)检测高压系统输入、输出与车体之间的绝缘电阻
绝缘电阻≥5MΩ
绝缘防护完整性
目视检查
高压线束绝缘防护层完整,无老化、破损。设备绝缘机脚无老化、破损、异常变形
高压系统紧固检查
目视检查、紧固
对高压箱、电机控制器等外挂式的高压系统部件检查固定扭矩满足技术要求
4
高压附件系统
电动空压机油面
目视检查
在刻度指示范围内
电动真空助力器
目视检查、紧固
各管路、接口不漏气
电动空压机安装紧固检查
目视检查、紧固
符合紧固扭力要求
电动空压机传动结构紧固检查
目视检查、紧固
符合紧固扭力要求
电动空压机卸荷功能检查
启动电动空压机工作,加压完成、停止工作后,系统自动卸荷。
卸荷正常、无异常延时或关闭后漏气等情况
电动转向泵安装紧固检查
目视检查、紧固
符合紧固扭力要求
充电系统(DCDC)
功能检查、紧固
对低压蓄电池充电电压符合出厂标准
电动空调压缩机状态检查
功能检查、紧固
空调制冷符合出厂标准,紧固扭矩符合出厂要求
电加热暖气系统
功能检查、紧固
暖气制热符合出厂标准,紧固扭矩符合出厂要求
*专用检测设备精度应满足有关规定。检测结果应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或根据原厂要求。
4.二级维护
4.2 常规系统二级维护检测项目,如表4所示:
表4 常规系统二级维护检测项目
序号
检测项目
1
制动性能,检查制动力
2
转向轮定位,主要检查前轮定位角和转向盘自由转动量
3
车轮动平衡
4
前照灯
5
操纵稳定性,有无跑偏、发抖、摆头
6
传动轴,有无泄漏、异响、松脱、裂纹等现象
4.3 高压系统二级维护
4.3.1 高压系统二级维护应符合3.2条。
4.3.2高压系统二级维护基本作业项目及要求,如表5所示:
表5 高压系统二级维护基本作业项目及要求
序号
系统
项目
作业内容
技术要求
1
驱动电机系统
驱动电机
电机接线耳
无电击、烧蚀现象
电机端3相线螺栓
无松动
电机端3相屏蔽线
相屏蔽线 与三相线无短路,绝缘电阻≥6MΩ
电机防水接插件 紧固,防水有效
紧固,防水有效
电机三相线高压电缆
波纹管 无破损或老化
电机信号线插件
紧固
电机控制器
逆变器输入、输出端接线耳
无电击、烧蚀
逆变器输出端3 相线螺栓
无松动
逆变器输出端3 相线屏蔽线
无短路,绝缘电阻≥5MΩ
逆变器防水接插件
紧固
输入端2 相母线绝缘防护
无老化,破损,铜线裸露
输入端2 相母线螺栓
无松动
绝缘检查
A 相对车体绝缘电阻(绝缘表500V)
≥5MΩ
B 相对车体绝缘电阻(绝缘表500V)
≥5MΩ
C 相对车体绝缘电阻(绝缘表500V)
≥5MΩ
逆变器正极对车体绝缘电阻(绝缘表500V)
≥5MΩ
逆变器负极对车体绝缘电阻(绝缘表500V)
≥5MΩ
冷却检查
电机通风 正常
正常
电机冷却风扇
工作正常
电机冷却液泵
工作正常,冷却液位在规定范围内
冷却管路
接头无渗漏,管路无破损
2
动力电池
动力电池系统
系统连线
各部位线路固定可靠、整齐
温度
温度采集数据正常
单体电压
单体电压集数据正常,电压在规定范围内
总电压
系统总电压在规定范围内。
电池箱
冷却风扇工作状态
工作正常
通风冷却滤网除尘
滤网无堵塞,箱体内无灰尘
高压线束联接端紧固
联接牢固、可靠
箱体安装固定检查
螺栓紧固力矩符合要求
绝缘检查
正级(输入、输出)对车体绝缘电阻(绝缘表500V)
≥550MΩ
负极(输入、输出)对车体绝缘电阻(绝缘表500V)
≥550MΩ
高压配电箱
高压零部件工作状态
高压零部件工作正常
绝缘电阻(绝缘表1000V)
≥550MΩ
3
高压附件系统
电动转向
工作状况
高压上电状态下正常工作
DC/AC 输入、输出电压
符合产品说明书要求
电动空压机
工作状况
高压上电状态下正常工作
DC/AC 输入、输出电压
符合产品说明书要求
电动真空助力器
工作状况
高压上电状态下正常工作
DC/AC 输入、输出电压
符合产品说明书要求
充电系统(DC/DC)
工作状况
高压上电状态下正常工作
DC/AC 输入、输出电压
符合产品说明书要求
电动空调压缩机
工作状况
高压上电、空调制冷状态下正常工作
暖气制热系统
工作状况
高压上电、暖气制热状态下正常工作
绝缘检查
各附件系统的高压线束
连接可靠、无破损
各高压系统输入、输出对车体绝缘(绝缘表500V)
电阻≥5 MΩ
4.4 二级保养范围扩大及移交
4.4.1 根据技师能力,一级技能技师可以完成二级常规及高压系统保养并负责后续增项一次性完工。
4.4.2 根据技师技能,二级技能技师(含二级技能技师)涉及到高压系统故障诊断的部分,必须根据车间生产流程由车间调度指派现场一级技能技师完成高压部分的故障诊断工作并完成一级高压发发内容后,再行进行二级常规及高压系统的保养。或者由一级技能技师一并完成全部基本作业项目和增项作业项目。
5.高压系统发发诊断
5.1 发发诊断的目的范围
5.1.1 故障诊断的目的是消除电动汽车故障,恢复正常的车辆技术状态。
5.1.2 二级保养中发现的高压系统故障。
5.1.3 客户报修的高压系统故障。
5.1.4 应由一级技能技师完成诊断。
5.2诊断步骤
5.2.1 查阅技术档案(车辆运行记录、发发记录、检测记录、总成发发记录等)。
5.2.2 充分问诊
向客户了解车辆历史技术状况(汽车动力性、异响、转向、制动及动力电池状态、润滑料耗等)。
5.2.3 现场检查
使用专用设备检测并根据需要路试。
5.2.4 检测项目如表6所示:
表6 高压系统二级维护基本作业项目及要求
序号
项目
要求
方法
1
驱动电机工作状态
仪表未报驱动电机故障
行驶过程中目视检查
2
发电机工作状态
仪表未报发电机故障
行驶过程中目视检查
3
动力蓄电池工作状态
仪表未报动力蓄电池故障
行驶过程中目视检查
4
外接充电状态*
充电过程中无异常断电,充满电后,系统应自动终止
外接充电检视
5
电动转向工作状态
转向轻便、自如、无中断
行驶过程中检查
6
电动空压机工作状态
仪表指示制动气压在规定范围
行驶过程中目视检查
7
DC/DC工作状态
仪表指示低压系统电压在规定范围
行驶过程中目视检查
8
电动真空助力器工作状态
制动助力正常
行驶过程中检查
9
电动空调工作状态
空调制冷有效
功能检查
10
暖气制热工作状态
暖气制热有效
功能检查
注:带“*”的项目适用于有外接充电插口的车辆。
5.2.5 填写增项单
按照发发手册使用专用检测仪器(精度应满足有关规定)进行车辆故障诊断,填写增项作业单(检测结果应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或根据原厂要求),并报送技术主管审批。
5.2.6 备件报价
增项作业单移交备件报价。
5.2.7 已经报价的增项作业单上传前台,确定发发方向。
5.2.7.1 申请索赔:根据索赔要求收集故障相关现场数据、视频、照片等。
5.2.7.2 客户签字:由前台业务接待向客户陈述故障原因并取得客户发发确认。
5.2.8 发发施工
已经确定的增项作业项目与基本作业项目合并进行二级维护作业。
5.2.9 过程检验
二级维护及增项发发过程节点始终贯穿过程检验,发发节点由检验员进行并签字确认,过程检验项目的技术要求应满足辆说明书的要求,如说明书不明确的,则以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相关要求为准。
5.2.10 高压竣工检验
二级维护完成后,车间应由不重复检验员进行高压竣工检验。竣工检验合格由检验员填写电动汽车维护竣工出厂合格证后方可出厂。
6. 竣工检验
6.1 电动汽车在完成常规系统、高压系统二级维护后,均应进行竣工检验。
6.2 竣工检验时各项目参数应符合产品使用说明书,如使用说明书不明确时,应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为准。
6.3 竣工检验不合格的车辆应进行进一步的检验、诊断和维护,直到达到维护竣工技术要求为止。
其中:
——电动汽车高压系统二级维护竣工检验应在整车高压上电情况下检查、检测。技术要求符合规定,如表7所示:
表7 竣工检验标准
序号
检测部位
检测项目
技术要求
1
驱动电机及控制器
转速
符合原厂出厂标准
正常工作
专用诊断仪无指示电机故障
2
动力蓄电池系统
总电压
符合原厂出厂标准
外接充电状态
使用直流充电机外接充电时,无充电中断现象,充电SOC 显示100%,系统应自动终止充电。
电池工作状态
正常,专用诊断仪检查,无动力蓄电池故障指示
电池通风工作状态
正常
高压配电箱中各电器件状态
电器件安装牢固、无烧蚀或损坏
动力电池绝缘
绝缘电阻≥550MΩ
3
高压附件系统
电动转向泵工作状态
转向自如,系统工作正常
电动空压机工作状态
系统工作正常,整车气压回路压力符合规定
电动真空助力器工作状态
系统工作正常,制动力符合规定
DC/AC 逆变器工作状态
符合规定
DC/DC 直流电源变换器工作状态
符合规定
电动空调压缩机工作状态
符合规定
暖气制热系统工作状态
符合规定
车载充电机工作状态
交流外接充电时,无充电终断现象,充电SOC 显示100%,系统应自动终止充电。
4
发电机及控制器
工作状态
符合规定
与转速匹配的发电量
符合规定
5
高压系统绝缘
检查整车高压系统输入、输出端与车体之间的绝缘电阻
绝缘电阻≥5MΩ
( 汽车发发网 https://www.18588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