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对于经销商来说,影响不是很大,虽然说新办法规定4 S 可以经营多个品牌,但你想一想,买比如买起亚的客户肯定还是会去起亚4S店买车,他不会买起亚的车子跑到观致4S店去买,对不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观致汽车为何走向了穷途末路?
观致汽车成立之初就被奇瑞赋予了向上冲击的使命,当年有人把观致比喻成奇瑞的雷克萨斯,现在看来是成了一个笑话。革命的先驱者往往是倒在了黎明前的黑暗。作为一家与以色列集团合资的自主品牌,背靠奇瑞这颗大树,观致到了如今这般田地,真的让人惋惜。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观致汽车落入如此这般田地,竟然下嫁给宝能集团这个门外汉?这一切的一切都要先要从观致汽车这个品牌说起。
观致汽车的前身是奇瑞量子公司,在2007年和美国量子公司合资成立。而美国量子公司又是以色列集团的子公司,所以在和量子公司运作多年后,在2011年和以色列集团合资成立观致汽车公司。奇瑞在和美国量子公司合资多年当中都没有实际的产品投放市场,基本上可以说是一直在为观致汽车的成立做铺垫,挖人才,立项目等等做一些筹备工作。
多生孩子好打架估计是奇瑞汽车一直来的发展理念,却不知道孩子多了容易窝里斗。如果说2007年在和量子公司合资之初就是为了观致的出现而设立的,那么观致也可以说是奇瑞汽车众多儿子中最幸运的一个,也怪观致命好,有一个背景强大的妈,在奇瑞众多儿子夭折的情况下得以保全。在经历多品牌战略发展失败后,奇瑞汽车迫切的希望通过一个新的品牌来提升自己的形象和挽救彼时的颓废之势。
观致品牌被奇瑞汽车寄予厚望,在成立初始就在挖来了国外各大汽车品牌的优秀人才加入,配套厂家也是来自国际知名的供应商。在上海设立了研发中心,同时通过与合作伙伴的协作,在德国、奥地利和瑞典拥有自己的设计中心。可谓是团队阵容豪华。口号也是喊的杠杠的响,观致汽车为中国汽车行业从“汽车大国”转变到“汽车强国”提供一种崭新的探索。”革命先驱者一般都很容易倒在成功的道路上,看看现在的观致,又有几人问津?
说实话,观致成立之初确实给了当时的国产汽车一剂强心剂。拥有超豪华的团队阵容,配套供应商来自奔驰、宝马的供应商。产品向宝马看齐。在2013年比亚迪还是速锐、S6的产品时代,观致3的上市无异于惊艳了很大一批中国消费者,欧系风格的外观,放到现在也不过时,各大媒体对观致的评价都很高。彼时国产汽车的价位主要还在10万以下激烈竞争的时候,观致3高达13-17万的价格也让很大一批粉丝望而却步转为路人甲。
2013年买车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还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在农村谁家买个车那是有钱人的代表,在当时买国产品牌车的人群中,大部分根本就不注重舒适性和操控性,只要是车,能叫上牌子的都认为是好车。所以作为新生品牌的观致,俨然不在这群消费者眼中,而作为当时中高端消费者,又俨然不把背靠奇瑞的观致放在眼中,显然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奇瑞名声的影响。在市场的相互厮杀中,观致逐渐的被排挤到了市场的边缘,可却一直放不下身段,死守价格不。惹得一大批消费者一边说着观致的好,一边却骂着观致的价格。等到观致终于官降的时候是2016年的事,时间都过去3年了,3年之中,国产其他品牌早已丰富了自己的产品阵容,3年之后,消费人群买车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3年之中观致的产品阵容还是那么几款车,时代在变,而观致却不在变,依旧是那几个老面孔在那站队,哪怕是对旗下的车型做个拉皮整容都没有,在看脸的时代,观致又一次没有跟上梯队。
品牌向上冲击无望,向下又放不下身段,只能靠着那几款半死不活的车型肯奇瑞的老。哪怕你开发几款10万以下的车型,丰富一下自己的产品阵容,先养活自己在说也好,可观致就是那么傲。再有钱的爹也经不住观致几下啃,可奇瑞又不忍心掐死这个品牌,只能替他找个婆家来一起养着。这不找来了宝能这个门外汉。啥也不想说了,宝能收购观致这么久,貌似没见啥动静了,究竟是什么情况,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问。
我是风子,个人认为观致有点生不逢时的感觉,但当时的观致也确实是在为国产品牌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之路做了一个先行的探路者,这份掌声是应该给观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