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直有属于中国人的顶级车品牌。看全世界各国的豪车,顶级的不是为全球市场服务的,全是最高的本国标准,本国审美和本国特有工艺。劳车宾利的高头溜尾,凯迪林肯的宽体和内部沙发,丰田世纪的天鹅绒面座椅,我早期大红旗的大漆和织绣等等。为什么他们是最顶级的?是因为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只有自己民族认定的最好的东西并且国家实力足够强大,以民族审美和文化影响全世界才会被认定为“顶级”。
没有自信的民族 连自己的文化都不认同,别人怎么会认同呢?顶级汽车从工艺上相对简单,制造难度,生产工艺流程设计低于常规量产车。因此单独定制生产完全可以,这背后的“顶级”感是民族的自豪感和本国文化的世界认同。我们国家正在恢复应有的国际地位,“红旗”汽车就是我国的顶级汽车。但目前,领克是我认为现阶段量产国产车的顶级。
汽车行业就业前景如何?
题主所问的问题,对于笔者而言,是一个利益相关问题。笔者14年左右从某211高校车辆工程专业毕业,在某一线自主品牌和某合资品牌中都有工作过,现在仍然从事汽车行业。众所周知,现在的中国汽车市场不景气,甚至可以用“寒冬”来形容。大批的汽车厂商面临困境,很多汽车行业的从业人员辞职,被裁,或者是换行业发展。因此很多人都看衰汽车行业,包括看衰汽车行业的就业前景。但是笔者认为,还是要分实际情况来讨论的。
首先,汽车业的寒冬是属于非常正常的现象。中国的汽车业已经正向发展二十多年了,现在正好是拐点到来的时候。而且中国本土的汽车品牌的确是太多了,单就自主品牌而言,就有几十个(加上数量众多的造车新势力之后,甚至可以达到一百多个);而合资品牌也有很多个。但是,增速放缓的中国汽车市场需要这么多的汽车品牌和汽车公司么?显然是不需要的。作为汽车工业强国的德国,日本和美国,本土汽车公司就集中在几个集团上。因此,可以说,汽车行业的寒冬属于正常的市场调整,不必太过惊慌。
与此同时,现在的汽车行业是朝着智能化,新能源化的方向发展的。所以说,汽车行业的从业者要找准自己的方向,从事目前热门的发展方向,比如说新能源汽车或者是智能汽车方向。而不管是新能源汽车,还是智能汽车方向,目前都急需大量人才,而且也是国家重点扶持的汽车发展方向。
最后,汽车从业者最好不要在一些过气的或者是即将被淘汰的汽车公司任职,因为在这些不主流的汽车公司任职,很有可能会被下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