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沃与吉利汽车合并案,介于强强联合与抱团取暖之间沃尔沃汽车是一个悲情的欧系车品牌,创立于1927年的沃尔沃作为一家“准百年车企”三度易主,在1999年时沃尔沃集团将其轿车业务出售给福特汽车公司,在沉沦十余年后又于2010年被吉利汽车收购;而且是以比福特收购沃尔沃低数十亿的成本购入,自此成为了沃尔沃亚太。
沃尔沃的沉沦无外乎是技术水平与品控水平的影响,众所周知知名欧系车品牌总不是那么省心,瑞典的北欧风品牌也不例外。所以在其本土市场都无法获得成功的沃尔沃,在福特旗下的十年间几乎成为了比“鸡肋还鸡肋”的存在;那么吉利汽车为什么要重资收购沃尔沃呢?这一问题的答案可参考下文链接,简而言之为需要品牌影响力。
吉利汽车所谓收购沃尔沃不如说是合资,因为沃尔沃汽车有绝对自主运营权限,从产品规划到技术研发仍按照沃尔沃体系进行,白话一些的说就是吉利只是名义上管理沃尔沃。但是吉利并不会无的放矢,初期赋予沃尔沃自主管理权限的目的只是为不毁掉这一品牌,对于吉利而言沃尔沃仍有各方面的先进之处可以借鉴;待沃尔沃“休养生息”并且在相对不成熟的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站稳脚跟后,深度合作则会一步步的展开。
第一步为吉利沃尔沃共同成立【中欧汽车技术研发中心(CEVT)】,这一研发中心实际由吉利控股掌控,沃尔沃汽车只是作为技术研发的核心,并且开始通过CEVT机构实现技术与吉利共享。其研发项目包括底盘(平台)、动力传动总成、质量管控与外观设计,评价不是很理想的BMA/CMA平台正是源自CEVT,至此沃尔沃成为了吉利汽车的“技术员”。
第二步则为2020年最新一轮的合并,其合作的重心仍在于技术领域。简而言之其合作方向为混合动力汽车领域,由沃尔沃汽车提供汽车混动化必不可少的内燃机,这是汉肯塞缪尔的原话:混合动力汽车需要最优质的发动机,这一新业务单元将以规模化的成本优势,整合资源团队以及专业技术,打造先进的动力系统。
沃尔沃DrvieE-T系列发动机是否为“最优质的发动机”暂且不论,最起码这一系列的发动机会比吉利自主研发的4G14T和4G18TDB有些优势,至于问题自然也存在欧系机器的普遍“特点”。那么在混动汽车攻破了内燃机的技术障碍后,电驱技术则成为了吉利汽车可以与沃尔沃共享的筹码,在这一领域似乎见不到沃尔沃有何建树。
吉利汽车与沃尔沃汽车的最新一轮合并,从技术方面分析正是介于“强强联合与抱团取暖”之间的程度。沃尔沃亚太的2019年年度总销量仅为13.19万台,排名在车企排行榜的25位,独立板块的吉利新能源销量没有进行区分统计,销量想来也不够理想。
这两大品牌在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阵营中都不算非常强大的存在,但虽非行业翘楚却还不到差的水平;所以这一轮合并即使不能带来一些耀眼的产品,至少能加速吉利沃尔沃两大品牌的混动车产品线的丰富。
总结:吉利沃尔沃的合并能在未来打造出一个国际性的知名车企,依靠沃尔沃、领克、路斯特、宝腾与英伦五大品牌,吉利汽车即使进步缓慢也会成为国产汽车的领跑者之一。
编辑:天和Auto
内容:原创发布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保留版权保护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