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续航里程很多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潜在消费者最担心的就是续航里程这个问题,在早期电动汽车刚刚出现的时候,“续航焦虑症”是大多数纯电动车主的一个心病,时常会有新闻报道纯电动汽车由于电池电量不足将车主抛在路上的情况。尤其是在北方寒冷地区,如果只是用电能作为车辆的驱动能源非常容易出现掉电快和电池寿命缩短的现象。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除了有一个大容量的电池之外(纯电模式可以驾驶50公里以上)还搭载了一台汽油发动机作为动力来源。行车电脑可以根据行驶路况以及电池的电量智能调整动力的输出方式,控制发动机和电动机的输出比例达到最佳的节油效果同时还可以提高续航里程(通常插电式混合动力的车型百公里油耗为汽油版的一半甚至更低,而续航里程则可以翻倍)。第二个:使用成本在混合动力车型中比较主流的是插电式和非插电式这两种混合动力解决方案,插电式混合动力除了可以通过发动机给电池充电之外还可以使用充电桩充电,而且电池电量相比于非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来说要大很多(绝大多数非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纯电行驶距离只有几公里)。所以,从省油效果上来看插电式混合动力更多的依靠电能,可以做到比非插电式更低的油耗,这在现如今油价涨幅很快的环境下对于消费者有着非常不错的经济性。
让国产汽车企业更有创新动力,而对于新能源汽车领域,领先全球的中国还有很多片可以打,但首先要提到就是动力电池管理系统(BMS)技术。汽车进口关税下调多少,什么时候开始,虽然还是未知数,但这一政策信息的释放,对中国车市现状的影响已经可以预见。进口车型在国内的销售价格将随着政策的落地有所降低,自然会对合资车、自主品牌车形成一定的压力。尽管未来降低汽车进口关税多多少少会带来不少压力,但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来说,最近有个巨大利好,将推动市场的大幅前进。4月1日,《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简称“双积分”政策)正式实施。未来2-3年之间,面对越来越难以达到的燃油消耗限制,更多的车企将全力投入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据盖世汽车研究院预测,未来五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以36%的年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到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整体销量有望达到245万辆,而到2022年将达356万辆的规模。但降低关税之所以让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有压力,重点是技术水平和产品品牌稍有欠缺。而如今,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之下,整个产业链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中国企业应如何守住领先优势呢?首先要做的是继续技术领先水平,而其中BMS是关键中的关键。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