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发汽车网发发汽车网发发汽车网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2020已过大半,造车新势力与特斯拉,上演了凄凄

广告位,电脑和手机可分别设置,可放任何广告代码

2020已过大半,造车新势力与特斯拉,上演了凄凄

相信你在汽车市场上听过这样一个名字――造车新势力。而说起造车新势力,又有许多人都会想到的是PPT造车、融资游戏。虽然这些词汇存在着歧义,但是它们在早些年间的确以光鲜的设计和感人的故事打动了不少消费者,并且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它们也是成为了一道亮丽风景线。但是,当新事物兴起时,必然是要经历坎坷的,而那些顶不住压力的只能黯然面对被淘汰的现实。

2020年以来,受市场下行和疫情的影响,造车新势力面临着很大的压力,而在面对市场与疫情的双重打击之下,造车新势力的两极分化趋势也是愈发明显。其中,除了蔚来、小鹏、威马、理想、哪吒等为数不多的品牌,已经实现了量产交付的阶段外,其他大多数造车新势力几乎处于休克边缘。确实,在经过“大浪淘沙”之后,造车新势力的风光已不再,不过能从这场残酷的博弈之中存活下来的,也算是有着一定实力的。那么为何曾经风光无限的造车新势力会有这般境地?它们目前的处境如何?与新能源头部车企特斯拉相比,它们究竟又有哪些不足呢?今天重点君就来谈一谈。

 

曾经璀璨的造车新势力,今年上半年的销量如何?

先来看一组销量数据,据日前外国媒体EV Sales在其网站上公布的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显示, 2020年1-6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为94.71万辆。其中2020年6月,全球共销售22.99万辆新能源乘用车,环比上涨59.0%,同比下降13.1%。而从此次销量榜单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基本是属于特斯拉的个人秀,特斯拉在今年1-6月,向全世界售出超过142346台Model 3,而在销量上第二名雷诺ZOE的37154台还不及其零头,足见其强悍的实力。

 

目前,特斯拉旗下共有3款车型在售,Model 3、 Model S 、Model X、也均取得不错的销量,以目前特斯拉的品牌影响力,以及Model 3价格下探,还是受到市场上不少消费者青睐的,而就目前整体的形势来看,Model 3或将成为特斯拉在中国最畅销的车型。

 

 

另据乘联会数据显示,特斯拉国产Model 3在6月份的销量,达到了14954辆,相比5月份的11095辆,销量增长了近35%,也是达到了历史新高。并且,根据乘联会统计,6月份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8.65万辆。特斯拉仅国产Model 3一款车型,在我国6月的新能源车销量占比就达到了约17%。继续细分至纯电动车型市场,国产Model 3的销量占据了国内总销量的23%。

要知道,此前,在国内新能源车型中,比亚迪一直都是销冠的存在,但这次旗下的秦新能源也失守了,没能卖过特斯拉Model 3。甚至在销量上更是和特斯拉Model 3相差甚远。可以说,国产品牌在6月份被特斯拉完全压制。

 

我们再看看造车新势力方面,截止今年上半年以蔚来、小鹏、理想、威马等为主的造车头部企业已占据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的13%,而去年同期这一数据仅为6%,这就意味着部分造车新势力品牌已经逐步加快发展。但是从单个造车新势力车企的销量来看,相比特斯拉单款车型Model 3的销量,造车新势力们的销量就显得有些杯水车薪了。

造车新势力阵营中,有的结局令人唏嘘,有的仍在努力。

从整体新能源市场来看,自去年6月底补贴退坡以后,新能源市场的销量就出现了断崖式的下滑。可以说,曾经蒸蒸日上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仿佛迎来了一个“冰桶挑战”。而补贴退坡,事故频发以及走下坡的汽车行业也都在不断在给这个桶里加冰块。可以说这个领域开始让人有些冷的发抖了。

 

而2020年开始,继续受市场下行和疫情影响的双重阻击后,部分造车新势力车企也已经开始有些受不住了,且日子也开始过的有些不太平。大量资产查封、大规模裁员、降低薪酬、工厂停工、被追讨资金等等负面消息此起彼伏。而这其中有些造车新势力的结局不得不令人唏嘘。

 

但值得肯定的是,造车新势力的诞生确实为汽车智能化,电动化带来了商业模式的创新,并且它们相较于传统车企来说,它们没有历史的包袱,在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智能化进度的也更快,但是俗话说得好,“打铁还需自身硬”,毕竟单靠融资或开源节流而缺失核心竞争力的车企是远远无法实现中国汽车梦的。

 

而一个班里有倒数第一的存在,就必然有拔尖的存在,相比赛麟老板跑路、博郡停摆,博郡凉凉,在造车新势力阵营中,还是有着拔尖梯队的,而生存下来的造车新势力均有具备市场影响力的主力车型,即使在疫情之下,也依然保持了不错的销量。这其中就譬如头部造车新势力车企的蔚来、理想、威马、小鹏汽车,而这些新势力车企现无疑已占据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的位置了,并且在销量方面也是逐渐与尾部势力拉开差距,但说实话如果要面对上有特斯拉,下有传统车企的夹击,它们的生存空间依旧还是不容乐观的,此外相较于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在体量上依旧是有些杯水车薪,未来如果要想实现规模化,依然还是道阻且长的。 

造车新势力头部车企与特斯拉究竟有哪些差距?

我们从销量数据上来看,中国的造车新势力们与特斯拉确实有着很大的差距,归根结底无外乎总结出2个方面,一个是品牌力上、一个是在产品力上。

目前为止,特斯拉在电动车领域当中算得上是绝对的老大,因为这个品牌不论是在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续航里程、操控性,辅助驾驶系统以及价格上都有着绝对的优势。但是要知道,任何事物都没有完美的,而这位老大也是问题不断,当然,长久以来,凭借各路明星、名人纷纷将特斯拉选为自己的座驾,这在无形中也大大提升了其品牌的影响力,而作为一家汽车公司和火箭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本人也是具有很大的个人魅力的,这其中让重点君最印象深刻的就是那场将特斯拉Roadster被“送上天”的事件了。

2018年2月6日,马斯克的Space X借助一枚猎鹰9火箭将特斯拉专门定制的一辆Roadster超跑送入太空。而这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辆在太空漫游的量产车型。程序员Ben Pearson创办了“Where is Roadster”网站来追踪特斯拉太空跑车的位置,最新计算显示,两年后它应该已经飞到了比火星还远的绕日轨道上。

根据计算,太空超跑已经飞行了16亿公里,进入绕日第二轨道。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太空超跑没有撞击到太空碎片或者被外星人“劫持”。一切顺利的话,它将于2091年近地,也许Musk的公司届时会派出一艘飞船将它接回地球。这样大胆的想法和行为艺术,让特斯拉和SpaceX两个品牌名声大振,并且也是成功的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从这一点上来看,中国的造车新势力们在这方面还是显得弱了些。

而从产品力上来看,光鲜的造型设计无疑是可以很好吸引消费者目光的。但是在这一点上来看,造车新势力们无疑都是特斯拉的追随者,虽然造车新势力们在造型设计方面确实有着属于自己的特色设计,并且在有的地方还是十分值得称赞的,可与特斯拉相比,总体略显得有些中庸,而在智能化与续航方面,特斯拉电动车无论是在续航能力、瞬间加速能力、电池包技术等方面一直都处于全球领先,其产品性能和质量虽然有小问题,但是依旧优于目前的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们。不得不说,在竞争化加剧的时代背景下,新造车企业只有靠销量和技术说话,才有可能抢得一席之地。

 

写在最后:

虽然造车新势力们从整体上来看要弱于特斯拉,但是新势力造车还是需要肯定的,因为毕竟这些新势力们的入市,给中国汽车市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也带给了这个汽车市场更多的可能。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打铁还需自身硬,新势力造车不能一味的依赖融资,只有在核心技术和生产能力以及服务营销上得到提升,才可以在日后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并逐渐实现赶超才有可能实现中国的汽车梦,反之,则最终难免会被市场淘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广告位,电脑和手机可分别设置,可放任何广告代码
海报 打赏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2020已过大半,造车新势力与特斯拉,上演了凄凄》
文章链接: https://185885.com/qc/34743.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分享到
广告位,电脑和手机可分别设置,可放任何广告代码
广告位,电脑和手机可分别设置,可放任何广告代码

评论 抢沙发

新能源汽车网

最新新能源汽车信息、汽车零部件、汽车配件、新能源电池、电机等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