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松原市长岭汽车配套产业园区举行揭牌暨项目签约奠基仪式,这是松原市加快发展转型、优化产业结构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市委书记王常松,市长李相国,长春市委常委、西新区党工委书记、一汽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孙国武,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周庆东,副市长李岩,市政府秘书长金国学等出席仪式并为园区奠基。松原市长岭汽车配套产业园区位于长岭县永久镇,背靠长春,毗邻一汽,总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该园区位于长春半小时经济圈内,是松原市和四平市、白城市、长春市的重要物流节点,具有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通过省道106线连接长春市西外环高速公路,可直达一汽汽车产业城。松原市长岭汽车配套产业园区交通便捷、四通八达,内输外运极为便利,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集散度高,发展空间十分广阔。李相国希望长岭县委、县政府把汽车配套产业园区建设作为全县的“一号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调度,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优化投资发展环境,努力把园区打造成为省内乃至东北地区一流的汽车配套产业园。发展定位:将其建设成长岭对外开放先导区、汽车零部件项目省级园区、科技产业项目承接区、生态环保先行区、培育企业文化示范区。依托长春一汽集团,面向全国汽车行业,形成集汽车制造和零部件生产、汽车零部件贸易服务、汽车零部件科技与信息、汽车文化于一体的汽车产业集聚区,使其成为长春周边地区乃至东北汽车零部件生产贸易核心区和重要的生产基地。发展重点:重点打造五个生产区,即:1、综合生产区(起步区),2、汽车电子、电器生产区,3、橡胶、塑料件生产区,4、机械、五金小件生产区,5、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区。发展目标:到2017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引进汽车零部件企业50户,实现产值100亿元,利润10亿元,上缴税金3亿元。到2020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引进汽车零部件企业100户,实现产值300亿元,利润30亿元,上缴税金10亿元。 该项目由松岭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投资1.1亿元兴建,建设地点位于松原市长岭汽车配套产业园区,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建设轿车内饰顶棚毡、内饰地毯、高性能片状模塑料(SMC)及其模压制品三条生产线,生产规模为年产NCS轿车内饰顶棚毡50万套、迈腾B7L轿车地毯15万套、高性能片状模塑料(SMC)及其模压制品2000吨。项目达产后,年可实现产值9500万元,利润2000万元,税金800万元,安置就业人员120人。目前该项目前期手续已基本办结,打井、上电工程已完成,正在平整场地,土建工程近日即可开工建设,预计2013年7月份竣工投产,其中:内饰地毯生产线将于2012年12月份投产。该项目由吉林四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兴建,建设地点位于松原市长岭汽车配套产业园区,占地面积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其中铸造车间、机加车间、消模车间及办公楼等附属设施25880平方米,达产后年产2万吨汽车球墨铸铁铸件,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6亿元、利润2500万元、税金1000万元,安排就业人员200人。目前该项目前期手续已基本办结,打井、上电工程已完成,土建工程近日即可开工建设,预计2013年7月份竣工投产。 2014年8月13日上午,市委书记高福平、市长李相国深入长岭汽车配套产业园区,就园区项目建设进行调研。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金国学,副市长孙治国等参加活动。长岭汽车配套产业园区成立于2013年6月,现已完成“七通一平”,并引进了鑫海铸造、润泽装配、天泽塑胶和汽车零部件制造等一批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在长岭汽车配套产业园区,高福平实地察看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了解园区规划、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情况汇报,并深入项目建设现场,详细询问投资规模、生产能力、市场前景以及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等。高福平要求园区负责同志,要抢抓发展机遇,依托区位、交通等优势,主动接受长春一汽集团的辐射带动,不断加快项目谋划和建设速度,努力将园区打造成为集汽车制造和零部件生产、汽车零部件贸易服务、汽车零部件科技与信息、汽车文化于一体的汽车产业集聚区。他还鼓励企业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千方百计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推动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 据长岭汽车配套产业园区主任崔坤介绍,长岭汽车配套产业园区是我市重点产业园区,总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截至目前,已有北京五环、一汽四环、鑫海铸造集团等6户企业落户园区,今年年底将全部投产,投产后,将实现产值10亿元,利税2500万元,安置就业1000人。在吉林省鑫海铸造有限公司施工现场,百余名工人正在加班加点赶进度,这是一家年产2万吨汽车球墨铸铁铸件、产值1.6亿元的民营企业,2012年落户园区,目前,公司办公大楼已投入使用,10000平方米的铸造车间已经建成,两栋1.5万平方米机械加工车间正在浇筑混凝土,月底即可进行试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