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业内普遍看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未来可能会呈现三大趋势。一是市场竞争加剧。一方面,新能源汽车主流企业均加快了新产品上市的节奏。中国品牌方面,2018年江淮汽车有5到6款新车上市,比亚迪、北汽新能源、吉利、广汽、奇瑞等也在加速推新品。外资企业方面,大众、日产、丰田等外资企业也加快了在中国推出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步伐。
二是技术升级加快。有车企技术部门负责人表示,新能源车技术升级未来一段时间内会出现三大变化。首先是到2020年新型动力电池将实现产业化。其次是轻量化,产业将逐步形成以铝合金、复合材料为主的整车轻量化技术平台,推动技术开发能力和产业链形成。再次是智能网联化,产业逐步实现驾驶辅助技术产业化应用,形成部分自动驾驶技术平台。
三是自主品牌将加大国际合作的力度。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产能合作的深入推进,中国汽车工业的国际化发展也迎来了契机。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战略的经济支柱产业,应抓住有利时机,加强国际化合作。
现在人人都有车,那么为什么还说现在汽车产业的前景不好?
因为现在买车的人太多了,市场是已经饱和了,所以才说前景不好的随着收入的增加,在过去的几年里,汽车成了很多人新的消费品,毕竟自己有车以后,出行更方便,而且车子也是一种实力的象征,有车也是一件有面子的事,所以买车的人很多。
首先,现在车子太多,到处都是车子,堵车时有发生,现在的公交和地铁四通八达,自己开车还不如坐公共交通工具来得方便,自己往车上一坐,两眼一闭,巴适得很,自己开车累得慌。随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多,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环保部门对汽车尾气排放标准要求的越来越严格,国五实施还不是很久,国六也即将在部分城市实施。
不少车主处于观望状态,一是因为目前能达到国六标准的车子不多,选择余地不大,而且价格高,很难买到中意的车子;二是担心刚买的车子没多久又有新的标准出来。还有就是现在燃油价格不断上涨,每个月的油钱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车子买得起养不起。
停车费也贵,关键还不好找,每天为了找停车费而发愁,如果自己买个车位,动辄10万+的车位也不是想买就能买的,只能放在户外任凭风吹日晒,虽然心疼,但也无可奈何。最后就是车子不实用,买回来就贬值,还不如买房的实在,而且国人的观念都是“先买房再买车”,关键是现在的房子的价格也不便宜
中国汽车企业的合资政策跟有问题的国企制度一结合就形成了今天的面貌,外资对国企技术限制,国企不思进取,到今天已经彻底沦落为了外资在中国的代工厂。跟有进取心的私企合资可能会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