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500(1+X)(1+X)=2160
(1+X)的平方=1.44
1+X=正负1.2
X1=1+X=1.2 X2=1+X=-1.2
=0.2 =-2.2
经检验:X2不符合题意,X取0.2
2006年盈利:1500(1+0.2)=1800(万元)
答......
(2)2008年盈利:2160(1+0.2)=2592(万元)
答:.......
短效政策扶持,方能解汽车业燃眉之急
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国内汽车业上下游都遭遇了很大的压力。自一月初开始,国内车企就开始了积极“自救”,比如相应的减少排产、取消一季度销量考核,通过线上销售缓解终端压力等等。
但一月份国内车市整体销量“超预期”的下滑,说明了车企“抗疫”面临的压力可能远比想象中大很多。据中汽协会公布的数据,今年1月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78.3万辆和194.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4.6%和18%。
尤其是,大部分车企在当下还面临上游零部件供应商开工不足导致的停产风险,加之目前大部分城市居民仍旧处在疫情“禁足期”,终端消费仍在停滞状态。这也使得,一季度甚至于上半年,国内车市都很难走出困境。
事实上,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后,国家各项助力包含汽车行业在内的全行业支持政策就密集落地。在分析人士看来,旅游业、餐饮业、传统百货、房地产、汽车产销等行业,由于受行业自身受疫情影响较大,彼时就呼吁要针对这些行业进行金融、财税等方面的政策扶持。
尤其是过去两年来,国内汽车产业已经在连续的下滑通道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春节期间的疫情更是让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汽车业雪上加霜。因此,相较于其他行业,汽车业似乎更需要政策呵护来重回正向增长通道。
此间,中央决策部门也释放出了扶持汽车业的明显信号,比如指出要“要着力稳定居民消费。要积极稳定汽车等传统大宗消费,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配额,带动汽车及相关产品消费”等,就像一场及时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车企的焦虑。
但也有分析人士认为,限购地区增加号牌配额以及各种政府响应中央号召出台的鼓励措施,主要集中在刺激消费的角度,这对于消费者仍处于“禁足”状态下的终端提振作用力仍然有限。而最大程度上在疫情期间为车企减负,似乎才是汽车业的当务之急。
比如早在2月初,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已向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商务部等相关政府主管部门正式递交《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对汽车流通行业经销商提供金融服务支持的紧急报告》,请求政府主管部门给予行业阶段性政策支持,以缓解疫情期间经销商面临极大资金流动性压力。
虽然过去两年,国内汽车行业遭遇了持续性的销量下滑,但相较于疫情的影响,车企在短期内受到的冲击较大,行业自身的应对措施始终有限。
正如一位证券分析人士所言,疫情期间政策扶持的作用十分关键,不仅在于刺激市场增加需求,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减税降费等措施帮企业渡过眼下的难关,其后才有条件让整个产业通过自身调整来推进变革策略。
实际上,在疫情爆发后,多位行业专家都表示,相较于限购松绑、重启汽车下乡等长效扶持政策,汽车行业在短期内对“降成本”、“畅通融资”等短效机制的需求更为强烈。在疫情之后,长短效的机制可以持续衔接,形成一套促进汽车业健康发展的政策体系。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