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北京市民陈海很难想象,在北京的街头道路两侧会出现一排排橙色、黄色、蓝色的共享单车,只需扫码就可以骑走的情景。近两年,共享经济浪潮席卷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与消费者日常生活相关的各个方面都被覆盖。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共享经济重塑了一种商业模式,重塑了消费者相互之间,甚至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关系。尽管当前共享经济的发展,被质疑还存在各种问题需要解决,但不可否认,近年来,共享经济的发展给消费者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满足消费者需求
2.说起共享经济,消费者感触最深的可能就是共享单车的发展。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享单车市场中摩拜和ofo两家企业优势比较明显。如今,共享单车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普遍存在。这种自行车共享服务,实际上是一种分时租赁模式,消费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就可实现随借随还。
3.“一夜之间满大街都是共享单车了,很方便,也很新奇。”北京市民陈海说,以前上班去地铁或者从地铁出来去单位,都会发愁最后一公里怎么解决,自从有了共享单车,这个问题迎刃而解。
4.2016年以来,国内共享单车突然火爆了起来,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注意。由于其低碳出行的理念,并且可以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5.同样,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等也吸引了消费者的目光。“我在北京东三环的一家商场内吃饭,手机快没电了,发现店内提供共享充电宝,扫码就可以拿出来用,吃完饭正好充满电;还有共享雨伞我也使用过,确实很方便。”消费者王琳琳说。她认为共享经济的发展能解决一些消费者的需求,方便了消费者的生活。
6.今年5月,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6年度共享经济发展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达39450亿元,增长率为76.4%。2016年我国分享经济的提供服务者人数约为6000万人,比上年增加1000万人。分享经济平台的就业人数约585万人,比上年增加85万人。
方便市民生活
7.除了共享单车,共享出行还涵盖网约车、汽车分时租赁等模式。目前我国共享出行日活跃用户已超过1000万。共享出行对公共交通起到了补充作用,满足了消费者出行需求,同时提供了多元选择并创造了新型就业机会。
8.与此同时,有关网约车的问题也暴露了出来。消费者高度关注出行方式性价比和安全性。由于当时网约车发展没有相应的管理办法,在法律上和政策支持上还存在空白点,受到了各方质疑和关注。
9.2016年7月28日,交通部正式发布了《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并定于11月1日起实行。自此,网约车的合法地位终获明确。
10.今年2月28日,麦肯锡咨询公司发布了《中国共享经济消费者调研》报告。该调研在我国40个城市近2900名消费者中展开,聚焦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且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三大行业――共享出行、共享空间和共享技能。
11.调研结果显示,网约车是最为普及的一种形式,且已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2/3的受访者使用网约车后对比使用前,平均每次出行节约了17分钟。“确实很方便,外出的时候打不到出租车,可以约快车,还可以约顺风车,在合理利用资源的同时,更方便了消费者的出行。”上海市消费者王睿说。
在规范中发展
12.共享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如在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时,也存在野蛮生长、投放和停放无序的问题,特别是在一些地铁和公交车站、重要交通枢纽、大型商圈等区域,出现共享单车过度投放、堆积占道等现象,给城市交通秩序、市容环境和市民生活造成了不利影响。对此,各地纷纷出台措施。9月7日,北京市交通委下发通知,暂停新增投放共享单车。上海、广州、深圳、武汉等11个城市也已暂停共享单车新增投放,加强共享单车总量调控和秩序管理。
13.共享雨伞的发展也面临问题和压力。共享雨伞频遭丢失的新闻不时出现。市场小、需求伪、频次低、赚钱难、容易丢,这是外界经常诟病共享雨伞的几点。与共享雨伞一样,共享充电宝也广受占用公共资源、消费者使用率不高的质疑。而共享汽车,其安全性和续航里程等问题也备受关注。
14.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朱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共享经济是分享经济,是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一种经济形态。分享经济作为新业态,在各方面还有不少处于现行法律和政策的“空白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符合分享经济的发展大潮,通过不断改革发展共享经济,可以让消费者更加受益。“这些都体现出分享经济的一个发展方向,那就是由无序慢慢转向有序,由无法可依变成有法可依。”朱巍说。
15.在共享经济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行业借助互联网,开始尝试进入各个消费领域。如旅行领域,出现了分享住宿。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在线旅游分享住宿市场交易规模可达到89.4亿元,相比2015年交易额增长80.6%,分享住宿市场规模持续上升。
16.“共享经济发展的背景下,这些新的消费形式正影响和改变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作为消费者,我觉得一些共享的模式,虽然本质上是互联网+租赁的模式,但抓住了消费者的需求,让人们的生活更便利。”北京市消费者王琳琳说。
沙特高管亚西尔・穆夫提说,对于石油市场而言,共享汽车是更加迫切、紧要的干扰因素,威胁超过电动车和自动驾驶汽车。他说:“我认为共享汽车是比另外两个更潮的趋势。”穆夫提认为,共享汽车同样可能改变将来的燃油零售模式。能源企业可能把油和电大宗出售给共享汽车运营商,而非直接出售给消费者。不过,沙特阿美依然希望能从发展中经济体不断增长的石油需求中获益。这些经济体正处于经济扩张期,比以前富裕。
全球最大石油企业沙特阿美公司认为,共享汽车对石油需求的威胁甚于电动汽车。尽管电动车销售风生水起,但沙特阿美认为,无论电动车还是混合动力车,在今后多年将仅占很小市场份额,在最乐观情况下,到2040年这一比例可达10%至20%。英国《金融时报》12月10日援引沙特阿美首席执行官阿明・纳塞尔的话说:“电动车(使用)将增长,我们现在对此毫无疑问。但是我们得现实。”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25年,路上将行驶5000万辆电动车;到2040年,路上将行驶将近3亿辆。这一数字现在为将近200万辆。国际能源署说,在上述时间段内,电动车将减少全球2%的石油需求。这一比例佐证了沙特阿美的推测。
共享经济抛弃了旧的“所有权”经济概念,而是以共享“使用权”作为目标,讲究“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提高了各种社会资源的利用率。过去几年,共享经济对各个行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很多搭建共享平台的企业由此获得了非常巨大的成功,更重要的是,大量用户从共享经济的模式创新中获益。据统计,与共享经济相关的提供服务者人数约为6000万人,共享经济平台的就业人数约585万人。共享经济塑造了新格局,打破了既往的垄断,让资源分配更加高效;从个人来说,共享经济加上新技术,更是大大降低了用户使用的门槛。
除了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电动车、共享充电宝,共享运动仓、共享雨伞,甚至共享纸巾等在不久的将来也会轮番登场。